[实用新型]一种传热效果好的冰箱用双系统回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8709.1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0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新科隆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37 | 分类号: | F25B41/37;F25B43/00;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热 效果 冰箱 双系统 气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热效果好的冰箱用双系统回气管,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压缩机,且压缩机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器,且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毛细管,且第一毛细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毛细管,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蒸发器,且蒸发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有回气管,回气管内设置有第三毛细管,所述回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接口,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紧固圈,箱体的后端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的下方设置有后盖板。该一种传热效果好的冰箱用双系统回气管通过设置螺旋钮与定位销,可以达到便于装卸后盖板的目的,从而方便了冰箱的检查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气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传热效果好的冰箱用双系统回气管。
背景技术
冰箱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也是一种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随着冰箱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冰箱技术已向高效率、智能化、多门多温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双系统冰箱随之也就被开发出来了,相比于单系统冰箱双系统冰箱多设置了一套毛细管和一个电磁阀,使得双系统冰箱控温精度更高温度波动更小了,同时冷冻能力和温度调节能力也更强了,而且还能同时控制两个间室也无需温度补偿加热器,回气管作为冰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气管上多缠有毛细管,在冰箱制冷系统中主要是增强制冷效果减少液击损伤,所以一种传热效果好的冰箱用双系统回气管是尤为重要的,特别在市场上冰箱的种类繁多的当下,高性能产品往往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冰箱作为现在生活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而冰箱作为常用电器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特别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制冷效果就不是那么好了,需要添加制冷剂或其他一些问题,而当冰箱出现问题后就需要对冰箱进行检查和维修,而传统的冰箱后盖板多采用多组螺丝进行固定安装的,这就导致检查维修时后盖板装卸的不便,需借助工具对螺丝进行装卸,十分不便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2、传统冰箱的回气管上多采用缠绕的方式将毛细管绑定在其表面上,而这种方式使得毛细管与回气管的接触面积很小,导致了毛细管与回气管之间的冷热交换效率很低,从而使得回气管中的制冷剂在进入压缩机前温度不高,使得压缩机的工作量增大,从而使压缩机的耗能也增大了,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还降低了整个设备的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传热效果好的冰箱用双系统回气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设备维修不方便和回气管与毛细管接触面积过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热效果好的冰箱用双系统回气管,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端设置有压缩机,且压缩机的一侧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器,且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毛细管,且第一毛细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毛细管,所述箱体的上端设置有蒸发器,且蒸发器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有回气管,且回气管内设置有第三毛细管,所述回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接口,且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紧固圈,所述箱体的后端设置有散热板,且散热板的下方设置有后盖板,所述后盖板的上方设置有螺旋钮,且螺旋钮的一侧设置有扇形槽,所述后盖板的下端设置有定位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凝器与过滤器相连通,且过滤器通过导管与电磁阀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器通过第一毛细管、第二毛细管与过滤器相连通,且蒸发器通过回气管与压缩机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气管由两组对称的半圆管组成,且第三毛细管的数目为四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毛细管的外径尺寸与回气管上的凹槽尺寸相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旋钮通过削栓与箱体转动连接,且扇形槽的尺寸大小与螺旋钮的尺寸大小相契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新科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新科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8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光电实现精确定位的机械手抓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轮毂激光蚀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