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9426.9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08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廖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旭灿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53/16;F04B53/2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压力 气体 液体 增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属于液体增压技术领域,包括泵,所述泵一侧安装出水管,所述泵顶端一侧安装进气管,所述泵一端内侧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一侧通过卡合连接密封圈C,所述密封圈C内侧嵌套安装进水管,所述进水管,所述密封圈C一侧安装密封圈B,所述密封圈B与密封圈A卡合连接,所述泵底端安装机座,所述机座一侧滑动连接拉杆A,所述拉杆A一侧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一侧安装支撑杆且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通过复位弹簧A和拉杆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将泵固定在机座上,提高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增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
背景技术
气液混合泵的吸入口可以利用负压作用吸入气体,所以无需采用空气压缩机和大气喷射器。高速旋转的泵叶轮将液体与气体混合搅拌,所以无需搅拌器和混合器。由于泵内的加压混合,气体与液体充分溶解,溶解效率可达 80~100%。所以无需大型加压溶气罐或昂贵的反应塔即可制取高度溶解液。气液比约为1:9(吸气量为8-10%),串联使用可以增加吸气量。一台气液混合泵即可进行气液吸引、混合、溶解并直接将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点。过泵流量 1-50M3/H;处理水量1-150M3/H。因此,使用气液混合泵,可以提高溶气液制取效率、简化制取装置、节省场地、大幅降低初次投资、节省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泵使用时会产生振动,不同型号的泵固定安装不便需要不同的机座。
专利号为201721143046.4公布了一种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包括低压液体蓄存罐、动力提供装置、高压液体使用设备;所述低压液体蓄存罐出口有管路与动力提供装置入口连通,连通管路设置开关阀门;高压液体使用设备入口与动力提供装置出口有管路连通,连通管路设置开关阀门;所述动力提供装置用于将低压液体增压后,供给高压液体使用设备使用。
上述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有些不足之处;1、上述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不同的泵需要不同机座型号且固定不便。2、上述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与进水管与进气管密封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旨在解决泵的固定安装拆卸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循环利用压力气体给液体增压的泵,包括泵,所述泵一侧安装出水管,所述泵顶端一侧安装进气管,所述泵一端内侧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一侧通过卡合连接密封圈C,所述密封圈C内侧嵌套安装进水管,所述密封圈C一侧安装密封圈B,所述密封圈B与密封圈A卡合连接,所述泵底端安装机座,所述机座一侧滑动连接拉杆A,所述拉杆A一侧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一侧安装支撑杆且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块,所述机座顶端滑动连接拉杆B,所述拉杆B与机座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复位弹簧B。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顶端开设有凹槽。
可选的,所述橡胶塞和机座一侧通过焊接连接复位弹簧A。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顶端凹槽与拉杆B底端卡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拉杆A、复位弹簧A和橡胶塞沿机座的中轴线呈轴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旭灿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旭灿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94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高抗压性的汽车后备箱盖板
- 下一篇:一种市政排水管道铺设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