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OC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19511.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2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罗乐;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塑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5/46;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李启林 |
地址: | 401421 重庆市綦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oc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OC处理装置,包括燃烧罐(1)、热交换器(2)和第一储气罐(31),在所述热交换器(2)内设有导气管(211),所述第一储气罐(31)与出气管(24)连通;所述废气出气管(22)上连通有三向阀(221),该三向阀(221)的一端依次连通有冷却罐(4)和第二储气罐(41),另一端连通有排气管(223),该第二储气罐(41)的一端依次与热交换器(2)和第一储气罐(31)连通。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冷却罐、第二储气罐以及加热器,一方面便于处理废气中的残留挥发气体,另一方面则是收集废气对燃烧罐的燃烧气体进行预加热,不仅提高排废效率,还能降低能耗,安装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OC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人的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抽搐、昏迷,伤害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
现有的生产厂家一般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以除去挥发性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再通过大风量的稀释作用,将有害气体浓度降低到规定值以下,再高空排放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此系统存在的缺点如下:一、有害气体通过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量有限,很容易饱和,如不及时更换,排放气体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废气处理不彻底,因而需要经常更活性炭,工作量大,耗材使用量大,运行费用高;二、由于活性炭吸附量有限,需要设置多个处理系统才能将废气的有害气体溶液降低至0,因而其设备投资成本高,设备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能提供燃烧废气的预加热气体,且能实现减排的VOC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VOC处理装置,包括燃烧罐,所述燃烧罐的一端由废气进气管与热交换器连通,另一端由第一输气管与第一储气罐连通,在所述热交换器上还连通有进气管、废气出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由导气管连接贯通,所述第一储气罐与出气管连通;所述废气出气管上连通有三向阀,该三向阀的一端与装有冷却水的冷却罐连通,另一端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冷却罐的一端与第二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二储气罐的一端设有加热器并与热交换器连通,所述热交换器与第一储气罐之间还连通设有第二输气管,在该热交换器的上端设有喷头,下端设有排水管,所述喷头连接水泵,水泵与冷却罐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热交换器内穿设有抽入新空气的导气管,燃烧室内产生的高温废气排入热交换器内,利用废气的高温对导气管加热,即对新空气加热,加热后的新空气输送到第一储气罐,并由第一储气罐排入燃烧室,这样,预热燃烧所需的空气至反应温度,实现节能降耗;另外,废气预热后经废气出气管排出而进入冷却罐中降温,降温后的直接排入冷却水里,气体在水中形成气泡并冷却,气泡破裂后,冷却后的废气存留在冷却罐中,再输入第二储气罐中存储,当第二储气罐存满时,燃烧罐内的的废气燃烧充分,废气中的杂物挥发性气体减少很多,热交换器的高温也稳定了,此时,关闭三向阀与冷却罐之间的连通,在三向阀上开通排气管,排出废气;使用完后,把冷却罐中的冷却水由水泵抽出,经喷头洒入热交换器内,对热交换器内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等进行沉积,同时进行降温,带有灰尘、颗粒的水滴再由排水管放出。
当再次启动使用时,则是先启动加热器,打开第二储气罐,加热后的气体经热交换器和第二输气管再输送到第一储气罐,并经第一储气罐排入燃烧室,启动燃烧室,放入废气进行燃烧,有预热的空气能降低燃烧能耗,燃烧后的废气再进入热交换器,此时,关闭第二储气罐和加热器,按前述内容即能实现VOC处理,结构简单紧凑,不仅能处理废气,还能二次利用废气进行预热,并同时再次燃烧,实现 VOC的减排目的。
为了降低空气内杂质的排出量,作为优选,在所述废气进气管内设有过滤层。
为了提高废气的冷却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罐内设有冷却水,在所述三向阀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穿设入冷却罐中,该第一连接管的穿入端伸入冷却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塑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塑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19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大断面类矩形顶管隧道洞门密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反渗透增压系统供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