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态储氢氢气脱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0063.0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0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傑;赵宏;王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创启新能催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F23C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氢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态储氢氢气脱附系统,包括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气液分离罐、催化燃烧室、至少一个富氢有机液体储料罐、至少一个贫氢有机液体储料罐(和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反应室至少可供富氢有机液体发生脱氢反应;所述第一反应室分别与富氢有机液体储料罐、气液分离罐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还与贫氢有机液体储料罐连接;所述第二反应室还与催化燃烧室连接;以及,所述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气液分离罐、富氢有机液体储料罐还与第一换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态储氢氢气脱附系统,将混合气体催化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供给富氢有机液体,同时添加有效的热量回收装置,降低了富氢有机液体脱氢过程中的电加热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液态储氢氢气脱附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氢气储存技术是氢能领域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型燃料电池的应用、分布式储能等场景具有重要意义,有机液态储氢是一种先进的氢气储存方法,部分液态贫氢有机物可以与氢气发生催化加氢反应,生成的富氢有机物在合适的条件下又可以发生催化脱氢反应。该过程反应迅速,释放的氢气纯度较高,所生成的富氢有机物储氢密度高,便于运输,安全可靠,但催化脱氢反应过程中需要吸取大量的热量,如果使用电加热的方法进行供给,能耗较高,且部分场合下电力供应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储氢氢气脱附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态储氢氢气脱附系统,其包括:第一反应室(10)、第二反应室(20)、气液分离罐(30)、催化燃烧室(40)、至少一个富氢有机液体储料罐(50)、至少一个贫氢有机液体储料罐(60)和换热器(70);
所述第一反应室(10)至少可供富氢有机液体发生脱氢反应,所述第一反应室(10)与所述第二反应室(20)相互隔离,且所述第一反应室(10)与所述第二反应室(20)导热配合;
所述第一反应室(10)分别与富氢有机液体储料罐(50)、气液分离罐(30)连接,所述气液分离罐(30)还与贫氢有机液体储料罐(60)、压气机连接;所述第二反应室(20)还与催化燃烧室(40)连接,所述催化燃烧室(40)中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反应室(20)中,并对所述第一反应室(10)进行加热;
以及,所述第一反应室(10)、第二反应室(20)、气液分离罐(30)、富氢有机液体储料罐 (50)还与第一换热器(70)连接,所述富氢有机液体储料罐(50)输出的富氢有机液体先经所述换热器(70)与自所述第一反应室(10)输出的混合流体进行热量交换后再被输送至第一反应室(10),以实现对所述富氢有机液体的预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态储氢氢气脱附系统,将混合气体催化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供给富氢有机液体,同时添加有效的热量回收装置,降低了富氢有机液体脱氢过程中的电加热能耗。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态储氢氢气脱附系统,以系统尾气的显热和可燃气体的化学能来提供脱氢反应所需的热能,并将工作气体预热,以利于其进入催化反应器发生催化燃烧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案例中提供的一种液态储氢氢气脱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创启新能催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创启新能催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00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