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及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1029.5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2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武;曾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17 | 分类号: | H01M50/417;H01M4/66;H01M10/613;H01M10/654;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芯及锂电池,该电芯包括相互卷绕的阳极极片、隔膜、阴极极片,所述隔膜卷绕在阴极极片、阳极极片之间,所述隔膜为单层PE膜,所述阳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及其两侧涂敷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阴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其两侧涂敷的负极活性物质,在相邻的正极集流体、隔膜、负极集流体中,所述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均在远离隔膜的一侧面涂敷有高温膨胀树脂。相比于目前已有的利用马甲防针刺的锂电池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特殊的卷芯结构——隔膜的特殊构造以及在内外马甲上涂覆高温可膨胀的树脂使得电池发热时内外马甲的集流体可以第一时间贴附在一起进行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芯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利用马甲防针刺的技术手段,当电池遭遇针刺时,因为无特殊的隔膜构造及无可以使马甲层集流体紧密贴合的技术,从而使得针刺的发热点依然维持在针刺处,在电池发热时马甲的正负极集流体不能很好的贴合在一起进行放热,不能很好的利用马甲的结构进行大面积均匀的放热。如图1所示,该电芯由铝箔101、隔膜102、铜箔103、及正极活性物质104、负极活性物质105按常规的卷绕方式制成,其中,隔膜102由PP/PE/PP三层构成,这种结构不利于正负极集流体针刺时贴合。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及锂电池。该电池利用电池针刺短路时,内马甲以及外马甲的正负极集流体可以快速相互接触,从而使得电池在针刺时热量不是集结在针刺处而是均匀的利用集流体进行散热,从而避免电池起火爆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芯,包括相互卷绕的阳极极片、隔膜、阴极极片,所述隔膜卷绕在阴极极片、阳极极片之间,所述隔膜为单层PE膜,所述阳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及其两侧涂敷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阴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其两侧涂敷的负极活性物质,在相邻的正极集流体、隔膜、负极集流体中,所述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均在远离隔膜的一侧面涂敷有高温膨胀树脂。
优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为铝箔。
优选地,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
优选地,所述高温膨胀树脂在85℃~100℃膨胀,其成分为乙烯-丙烯酸乙酯40~25%、聚丙烯60~7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其应用上述结构构成的电芯。
相比于目前已有的利用马甲防针刺的锂电池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特殊的卷芯结构——隔膜的特殊构造以及在内外马甲上涂覆高温可膨胀的树脂使得电池发热时内外马甲的集流体可以第一时间贴附在一起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常规内外马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锂电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包括相互卷绕的阳极极片、隔膜202、阴极极片,所述隔膜202卷绕在阴极极片、阳极极片之间,所述隔膜为单层PE膜,所述阳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及其两侧涂敷的正极活性物质 204,所述阴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及其两侧涂敷的负极活性物质205,在相邻的正极集流体、隔膜202、负极集流体中,所述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均在远离隔膜的一侧面涂敷有高温膨胀树脂206。
其中,所述正极集流体为铝箔201;所述负极集流体为铜箔2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1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割稳定的切台机
- 下一篇:一种乡村别墅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