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板背钻钻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1449.3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46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卓;杨广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迅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H05K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智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7 | 代理人: | 刘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背钻钻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背钻钻刀,包括:钻刀本体,所述钻刀本体的周向形成有排屑沟,所述排屑沟的螺旋角为25°,所述钻刀本体的端面上形成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形成有长刃和横刃,所述长刃和横刃的交汇部分突出地形成为钻尖,所述钻尖的钻尖角为130°,所述第一面的角度为10°,所述第二面的角度为30°。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背钻时的排屑力度,较少孔内残余PP粉尘,防止堵孔导致报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背钻钻刀。
背景技术
近几年市场对背板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而背板不但表现在板厚,尺寸大外,还有背钻孔,这种设计在许多背板和高层板(通迅类)都经常用到。在信号系统中,背板由于信号频率高,通孔长度较长,因此金属化孔无用部分的长度较长,对信号的完整性影响更大,同时对最大走线长度有重大影响。但是,背钻在生产中目前存在重复发生背钻后PTH孔堵孔问题,树脂塞孔不饱满问题,严重影响了品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背钻钻刀,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板背钻钻刀,包括:钻刀本体,所述钻刀本体的周向形成有排屑沟,所述排屑沟的螺旋角为25°,所述钻刀本体的端面上形成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形成有长刃和横刃,所述长刃和横刃的交汇部分突出地形成为钻尖,所述钻尖的钻尖角为130°,所述第一面的角度为10°,所述第二面的角度为3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背钻时的排屑力度,较少孔内残余PP粉尘,防止堵孔导致报废。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端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板背钻钻刀,包括:钻刀本体1,所述钻刀本体1的周向形成有排屑沟2,所述排屑沟2的螺旋角A为25°,所述钻刀本体1的端面上形成有第一面3和第二面4,所述第一面3和第二面4之间形成有长刃5和横刃6,所述长刃5和横刃6的交汇部分突出地形成为钻尖7,所述钻尖7的钻尖角B为130°,所述第一面3的角度C为10°,所述第二面4的角度D为3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改善和优化了背钻刀径角度,选用的钻尖角为130°,使其排出物呈粒状因而更容易屑的排出,而现有技术中的钻尖角比较小,排出物呈条状不利于屑的排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背钻时的排屑力度,较少孔内残余PP粉尘,防止堵孔导致报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迅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迅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1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简便的5G手机信号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鼻胃管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