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3019.5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4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合长;田丰;马燕玲;王志宏;李安桂;史红丽;赵茂;陈晓光;李红帅;李彦伟;冯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1/34;F24F11/64;F24F11/74;F24F11/88;F24F1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刘一晓;韩华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暗洞人行 通道 火灾 防护 系统 | ||
1.一种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管,具有沿纵向设置在暗洞顶部的送风主管,所述送风主管上间隔设置有多条向下延伸至暗洞一侧的送风支管,所述送风支管与水平出风口相连;
布风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平出风口的端部,包括
消能布风器,具有与水平出风口顶面呈30°夹角的圆弧送风面,所述圆弧送风面上开设有成排设置的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第三送风口和第四送风口,所述第一送风口、第二送风口、第三送风口和第四送风口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贴附布风器,设置在圆弧送风面下方,具有垂直向下的第四送风口;
排烟管,沿纵向设置在暗洞顶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排烟口;
其中,通过所述排烟口的排风与布风组件的送风共同作用,在送风支管的出口附近形成一个定向流动的清洁空气安全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组件沿纵向连续设置,布风组件的顶面距离地面1.8m;所述排烟口沿纵向间隔设置,相邻排烟口的间距为2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弧送风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相距75mm;
所述第一送风口的送风朝向与水平面同向,相邻第一送风口的间距为第一送风口孔径的3倍;
所述第二送风口的送风朝向与水平面呈7.5°夹角,相邻第二送风口的间距为第二送风口孔径的2.5倍;
所述第三送风口的送风朝向与水平面呈15°夹角,相邻第三送风口的间距为第三送风口孔径的2倍;
所述第四送风口的送风朝向与水平面呈22.5°夹角,相邻第四送风口的间距为第四送风口孔径的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送风口内设置有均压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空气安全通道的宽度为1.2-1.8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上包覆有绝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暗洞人行通道火灾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主管与送风机相连,所述排烟管与排烟风机相连,且所述送风机和排烟风机均设置在风机房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30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