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速箱壳体自动抛光清洁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3711.8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8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铂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27/02;B24B41/06;B24B27/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箱 壳体 自动 抛光 清洁 装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壳体自动抛光清洁装备,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钢架、第一工位、修刀器、第二工位和清洁工位,清洁工位的顶部开有清洁口,清洁口的上方安装有清洁设备,第一电主轴和第二电主轴以吸尘管道为中心对称分布,第一电主轴和第二电主轴的底端和打磨头连接,吸尘管道的底端开有吸尘口。本变速箱壳体自动抛光清洁装备,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顶部开口嵌有打磨产品治具,可以夹持产品进行打磨,能够清理打磨产生的残料,清洁工位的顶部开有清洁口,高压气嘴可以对打磨后的产品表面进行吹扫,去静电风机嵌入在支撑板的内部,可以去除打磨后产品表面的静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装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速箱壳体自动抛光清洁装备。
背景技术
在对工件进行抛光打磨时,采用的都是单体机抛光,即用一台单独抛光机通过人工防止打磨件和人工收取成品件对工件进行抛光,在对被抛光物进行抛光打磨时,是通过在机械手的底盘上装上耗材,再通过机械手的运动对工件进行打磨的,耗材磨损后,底盘上耗材基本上都是由人工进行更换的。
利用单独抛光机对工件进行抛光,耗材的更换、 抛光工件的投入和抛光后成品的收取,都是靠工人进行的,工人的工作量非常大,容易造成人力的浪费,企业人力成本的投入较高,同时,人工操作速度慢,效率低,不仅会影响工件抛光打磨的效率,而且误差较大,容易出错,影响打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壳体自动抛光清洁装备,具有避免耗材浪费,两个工位切换打磨,能够节省人力投入成本的、打磨的效率更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速箱壳体自动抛光清洁装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钢架、第一工位、修刀器、第二工位和清洁工位,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以修刀器为中心对称分布,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顶部开口嵌有打磨产品治具,清洁工位位于第二工位的右侧,清洁工位的顶部开有清洁口,清洁口的上方安装有清洁设备,钢架位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正前方,钢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一横电轴,钢架的内侧端面和第一钢板滑动连接,第一钢板的内侧安装有垂直电轴,第一钢板的内侧端面和第二钢板滑动连接,第二钢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横电轴,第二钢板的内侧端面安装有第三钢板,第三钢板的端面上设有第一电主轴、吸尘管道和第二电主轴,第一电主轴和第二电主轴以吸尘管道为中心对称分布,第一电主轴和第二电主轴的底端和打磨头连接,吸尘管道的底端开有吸尘口;
所述打磨产品治具包括夹具、气缸、密封胶圈、塑胶板和支架,气缸的一端穿过支架顶端的圆形孔,并插入到夹具的顶部开口内,夹具的底部和支架的顶端边缘接触连接,密封胶圈的侧面和支架顶端的内壁接触连接,密封胶圈的底面覆盖在塑胶板的顶面,气缸的底端安装在支架的外侧;
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去静电风机、高压气嘴、支撑杆和支撑板,支撑杆安装在清洁口的外周,支撑杆上间隔分布有高压气嘴,支撑杆的顶端和支撑板的底端活动连接,去静电风机嵌入在支撑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工位、修刀器和第二工位在同一水平方向,第一横电轴和第二横电轴在同一水平方向。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主轴、吸尘管道和第二电主轴在密封胶圈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垂直电轴通过电线和第一电主轴以及第二电主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铂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铂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3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轮毂机器人自动上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挤出机气动防架桥喂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