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成型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4966.6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9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园;李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威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成型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成型刀具,包括刀杆和刀头,所述刀头位于刀杆的端部,所述刀头包括铣刀部、倒角部、以及成型部,所述铣刀部、倒角部、以及成型部同轴心设置,所述成型部的上端与刀杆连接,所述成型部的下端具有成型面,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成型面的中部,所述铣刀部设于所述倒角部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节省加工工时、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制造成本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NC加工刀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成型刀具。
背景技术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枢纽,许多产品的生产制造皆有赖切削刀具的制造成形,诸如:车刀、铣刀、镗刀、丝攻、钻头等,不同切削刀具各具有其特定的切削功能,且依加工的复杂性,于产品成形上更须仰赖多种切削刀具的组合实施方可成形。
如图5所示:异形结构结合装配基准面的制作,需要先用铣刀加工基准面A和B,再使用倒角刀成型C倒角结构,再使用异形刀具加工D异形结构方可完成,而依现有加工技术,铣刀加工完A和B基准面后,必须换刀,换倒角刀成型C倒角后再换异形成型刀完成D结构,因此,加工过程中必须经过更换刀具的步骤,除造成加工工时的增加外,在更换刀具过程中,尚须重新经过Z轴测刀的程序,若Z轴测刀不准确,轻则会导致加工产品不良,重则会发生撞机,造成刀具及机床损坏的情况,如此加工程序,不仅要使用多种刀具方可施工,且换刀、测刀的工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成型刀具,可有效节省加工工时、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制造成本负担。
一种复合成型刀具,包括刀杆和刀头,所述刀头位于刀杆的端部,所述刀头包括铣刀部、倒角部、以及成型部,所述铣刀部、倒角部、以及成型部同轴心设置,所述成型部的上端与刀杆连接,所述成型部的下端具有成型面,所述倒角部位于所述成型面的中部,所述铣刀部设于所述倒角部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铣刀部的外周设有若干铣刀刃,所述铣刀刃以轴心为轴呈等角度分布;所述成型部的外周设有若干成型刃,所述成型刃以轴心为轴呈等角度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铣刀刃与成型刃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铣刀刃之间以及成型刃之间设有排屑沟槽,所述排屑沟槽自所述刀杆延伸至所述铣刀部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部、倒角部、以及铣刀部的半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倒角部形成为斜面或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刀具上设置可供平面与倒角的铣刀部、倒角部及成型部,可一次完成高精度要求的异形结构和装配基准面成形作业,能有效节省加工时繁琐换刀的工时损耗,防止多次换刀重新校位的误差产生,及进一步避免购置多种刀具及机床所造成成本负担,而具体达到提升现今制造产业竞争力等实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成型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成型刀具切削平面、侧边和倒角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成型刀具切削异形结构的状态图。
图5为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成型刀具主要包括刀杆1和刀头2,刀头2位于刀杆1的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威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威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4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钢管生产线焊缝打磨机构
- 下一篇:多层折叠式植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