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8359.7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8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成;王海潮;刘元青;杨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元祥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螺杆、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多个,螺杆外侧套设有若干个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与螺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螺纹套筒外套设有夹紧座一且夹紧座一与螺纹套筒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调节环一套在螺杆外侧,调节环二套在支撑杆外侧,调节杆与调节柱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调节杆改变螺杆与支撑杆的间距,以此来放置不同大小的生物膜,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通过将与生物膜固定的固定框卡入夹紧座一与夹紧座二内,插入螺栓拧紧螺母即可将生物膜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安装,且通过转动螺纹套筒能够改变相邻生物膜的间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庆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现有的反应器多是采用一体式结构,将生物膜固定在装置上,此种结构不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导致工作人员工作强度较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螺杆、支撑杆,支撑杆设置有多个,螺杆外侧套设有若干个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与螺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螺纹套筒外套设有夹紧座一且夹紧座一与螺纹套筒转动连接;
支撑杆外侧套设有滑动套筒且滑动套筒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滑动套筒内卡设有夹紧座二且夹紧座二与滑动套筒转动连接,夹紧座一与夹紧座二内均卡设有固定框,夹紧座一内穿插有螺栓,螺栓上侧安装有螺母,固定框内侧设有生物膜,螺杆外侧套设有调节环一且调节环一与螺杆固定连接,调节环一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柱,调节柱设置内螺纹结构,调节柱内卡设有调节杆,调节杆设置外螺纹结构,调节杆卡入调节环二内且与调节环二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杆与支撑杆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座一内设有卡槽,螺纹套筒对应卡槽的位置处设有卡块,卡块与卡槽内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内对应螺栓的位置处设有连接槽,螺栓与连接槽内壁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杆外侧套设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调节环一套在螺杆外侧,调节环二套在支撑杆外侧,调节杆与调节柱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调节杆改变螺杆与支撑杆的间距,以此来放置不同大小的生物膜,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2、通过将与生物膜固定的固定框卡入夹紧座一与夹紧座二内,插入螺栓拧紧螺母即可将生物膜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安装,且通过转动螺纹套筒能够改变相邻生物膜的间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中螺纹套筒与螺杆的连接图。
图3为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中图2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元祥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元祥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8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翻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