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8765.3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0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鸿;宋琴;苏静华;张秀勇;张劲松;王振华;张国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盈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8 | 代理人: | 徐洪刚 |
地址: | 653100 云南省玉溪市红***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梁楼盖 结构 后张法 预应力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包括施工装置本体,所述施工装置本体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焊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安装有钢丝,所述钢丝上安装有木板,所述木板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钢丝绳,该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采用格构柱承重支架作为临时支撑,受力体系明确,比传统的满堂脚手架节约大量的材料和人工;预应力无梁楼盖结构成型后充分满足设计外观造型及质量要求;预应力无梁楼盖成形后表面平整、混凝土密实度容易保证、表面观感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施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建筑建造的过程中其顶部的混凝土配合钢筋进行浇筑而成,但现有的结构无法最大程度的利用楼层之间的高度空间,使用不方便,另外现有的钢筋一旦建筑完成后无法进行调整使用,造成工作误差,从而造成质量的降低,使用不方便,传统的建筑使用时需要使用大量的脚手架进行配合施工,传统的满堂脚手架浪费大量的材料和人工,现有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表面不平整、混凝土密实度不容易保证、表面观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时无梁楼盖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楼层高度空间,预应力无梁楼盖结构可以在最大限度的利用楼层高度空间的同时给建筑物提供了更大的平面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包括施工装置本体,所述施工装置本体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焊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安装有钢丝,所述钢丝上安装有木板,所述木板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钢丝绳相配合。
进一步限定,所述波纹管采用扁形镀锌波纹管。
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座与波纹管之间通过胶带相连接,所述波纹管的内部开有空腔。
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内部安装有通气孔。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安装有斜板,所述固定套与斜板相配合。
进一步限定,所述固定套包括半圆锥形,所述半圆锥形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包括波纹管;连接座;安装座;通气孔;固定板;通孔;钢丝;木板;凹槽;钢丝绳;限位板;固定孔;固定套;斜板。
1.该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采用格构柱承重支架作为临时支撑,受力体系明确,比传统的满堂脚手架节约大量的材料和人工;预应力无梁楼盖结构成型后充分满足设计外观造型及质量要求;预应力无梁楼盖成形后表面平整、混凝土密实度容易保证、表面观感效果好。
2.该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预应力无梁楼盖预应力管布管、预应力筋、注浆管、排气孔和预应力钢绞线严格按设计图进行选材、布置、安装施工;预应力无梁楼盖预应力张拉方法、张拉锁定值、锚具选取、封锚防水、注浆方式、注浆压力的测定、选取和实施,保证工作质量。
3.该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减少混凝土裂缝、降低混凝土构件挠度,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保证生产质量,使用便捷,功能多样,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梁楼盖结构后张法预应力施工装置的限位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8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弧形壳体板的模板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模具零件的斜度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