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囱钢内筒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9056.7 | 申请日: | 202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燕;闫飞;丛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燕 |
主分类号: | B66F7/10 | 分类号: | B66F7/10;B66F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囱 钢内筒 提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囱钢内筒提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立柱,且底板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千斤顶,并且第一千斤顶位于立柱的侧边处,所述第一千斤顶上的第一千斤顶柱顶端横向设置有第一升降台,且第一升降台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千斤顶带动第一升降台进行升降的同时带动第一支撑架进行升降,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横向设置有第二升降台,且第二升降台的左右两侧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顶端横向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与第二升降台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升降板于第二支撑架上进行升降,所述升降板的侧边横向设置有第三升降台,且第三升降台横向设于立柱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囱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囱钢内筒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烟囱的主要作用是拔火拔烟,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烟囱效应:高层建筑内部一般设置数量不等的楼梯间、排风道、送风道、排烟道、电梯井及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当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时,室内热空气因密度小,便沿着这些垂直通道自然上升,透过门窗缝隙及各种孔洞从高层部分渗出,室外冷空气因密度大,由低层渗入补充这就形成烟囱效应。
目前现有技术中,安装时在烟囱内部用链条提升方式进行,仅适用于钢内筒为普通碳钢时,随着技术改进,烟囱钢内筒材料越来越多的使用钛钢复合钢板,如果采用链条提升的方法对钢内筒进行安装,则会破坏钢内筒的钛钢层,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为此提出一种烟囱钢内筒提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烟囱钢内筒提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立柱,且底板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第一千斤顶,并且第一千斤顶位于立柱的侧边处,所述第一千斤顶上的第一千斤顶柱顶端横向设置有第一升降台,且第一升降台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千斤顶带动第一升降台进行升降的同时带动第一支撑架进行升降,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端横向设置有第二升降台,且第二升降台的左右两侧竖直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顶端横向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与第二升降台之间相互平行,并且升降板于第二支撑架上进行升降,所述升降板的侧边横向设置有第三升降台,且第三升降台横向设于立柱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升降台表面竖直安装有第二千斤顶,且第二千斤顶上的第二千斤顶柱顶端与升降板的底面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板成型有通孔,且通孔分布于升降板表面并贯通升降板,并且升降通过通孔于第二支撑架上进行升降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千斤顶柱表面经过镀铬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千斤顶柱表面经过镀铬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设置在烟囱钢内筒外部、用于提升安装烟囱钢内筒的提升装置,该装置使用了倒装法,同时特殊的钢内筒钛钢复合层设计方式显著延长了钢内筒与烟气接触部分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烟囱钢内筒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燕,未经陈丽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9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风管加工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专业用信息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