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29551.8 | 申请日: | 2020-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8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樊毅;郭小叶;贾江丽;李苗苗;李阿玲;翟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保护 医用 康复 行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包括安装环、支撑柱、滑轮、限位机构、防摔机构、输液机构、放置板、硅胶垫、扶手,该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可对行走过程中出现体力不支的患者进行防摔处理,以此避免患者出现摔倒事件的发生,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对患者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帕金森患者使用传统的助行康复装置行走时,当该患者在行走的过程中出现体力不支时,会造成患者摔倒事件的发生,而传统的助行康复装置未有防摔功能,进而对患者造成伤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包括安装环、支撑柱、滑轮、限位机构、防摔机构、输液机构、放置板、硅胶垫、扶手,所述的安装环顶部四角处滑动贯穿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底部固设有滑轮,所述的安装环外壁四角处螺纹贯穿有限位机构,所述的支撑柱外侧上端固设有防摔机构,所述的支撑柱外侧上端铰接有输液机构,所述的输液机构一端与支撑柱吸铁石磁力吸合相连,所述的安装环外部前端固设有放置板,所述的安装环底部设有硅胶垫,所述的硅胶垫两端与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的安装环上端左右两侧设有扶手,所述的扶手与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限位机构由螺栓以及定位孔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安装环外部四角处螺纹贯穿有螺栓,所述的支撑柱内部上端由上至下一体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的防摔机构由安装杆以及支撑板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柱外侧上端固设有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底部固设有支撑板。
进一步,所述的输液机构由连接板以及卡槽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柱外壁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下端与支撑柱铰接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上端与支撑柱吸铁石磁力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内部上端一体设有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可对行走过程中出现体力不支的患者进行防摔处理,以此避免患者出现摔倒事件的发生,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对患者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安全保护型医用康复助行装置的仰视图;
图3是输液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安装环与硅胶垫的连接图。
安装环1、支撑柱2、滑轮3、限位机构4、防摔机构5、输液机构6、放置板7、硅胶垫8、扶手9、螺栓10、定位孔11、安装杆12、支撑板13、连接板14、卡槽1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29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浪形单元幕墙
- 下一篇:一种顶盖组合加热螺栓加固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