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膜式壁冷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2133.4 | 申请日: | 202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0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荣;陈梦娇;秦庆丰;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东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F23M5/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李超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式壁冷灰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膜式壁冷灰器,包括膜壁组件、回流管、换热管以及汇流管,所述膜壁组件底部的前侧接通有进液管,所述膜壁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进灰口、排灰口,所述膜壁组件顶部的外侧壁上等角度安装有若干个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底部皆水平穿过排灰口并延伸至膜壁组件的底部,所述膜壁组件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若干个换热管,所述进灰口的外侧套设有汇流管,且换热管的顶部皆水平延伸至进灰口的外部并与汇流管相互连通,所述汇流管的一侧接通有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不仅通过改进的膜壁组件代替拼焊的管道式膜式壁,从而增强了保温效果、降低了清洁难度,而且进一步提高了热能收集率,使得该冷灰器的实用性能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膜式壁冷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锅炉的工作过程中,为了维持比较适宜的床压和稳定的锅炉负荷,返料器的返灰量需要不断调整,而随着锅炉容量的不断增大,返料器的返灰排放量也不断增多,为了避免高温灰大量堆积造成安全隐患,通常需要在返料器的下方安装冷灰器。
现有授权公告号CN205299489U的专利,该专利技术采用若干个管子拼焊形成筒状的膜式壁结构,用于代替常规的夹套式筒体,增大换热面积,并配备若干组回水管及蛇盘排管,用于充分换热冷却。但该方案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拼焊管道的工作成本较大,且管道间容易存在缝隙,导致热能外泄或大量积尘,且不便于清理维护,继而导致换热性能逐渐降低;另外,该方案中外延的回水管较长,热能损耗偏多,同时膜式壁中设置较多的蛇盘排管,则细灰将会在蛇盘排管上附着,随着灰层加厚,则蛇盘排管的换热效果也将逐渐降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膜式壁冷灰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式壁冷灰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膜式壁冷灰器,包括膜壁组件、回流管、换热管以及汇流管,所述膜壁组件底部的前侧接通有进液管,所述膜壁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进灰口、排灰口,所述膜壁组件顶部的外侧壁上等角度安装有若干个回流管,且回流管的底部皆水平穿过排灰口并延伸至膜壁组件的底部,所述膜壁组件的内部等角度设置有若干个换热管,且回流管的底端皆与换热管的底端相互连通,所述进灰口的外侧套设有汇流管,且换热管的顶部皆水平延伸至进灰口的外部并与汇流管相互连通,所述汇流管的一侧接通有排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膜壁组件包括保温筒体、直流孔、密封钢圈以及环流槽,所述保温筒体的内部等角度开设有若干个直流孔,且直流孔皆关于保温筒体呈轴向分布,所述保温筒体的上下两端皆焊接有密封钢圈,且密封钢圈内部的一侧皆开设有环流槽,且直流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环流槽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管之间的保温筒体内侧壁上皆等间距焊接有若干个集热鳍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回流管与换热管之间一一对应,且回流管与换热管的转角位置处皆呈圆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管皆呈蛇盘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汇流管呈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保温筒体的内部等角度开设若干个直流孔,用于代替拼焊的管道,并通过在保温筒体的上下两端焊接密封钢圈,使得直流孔与环流槽之间相互连通,构成内外壁光滑的循环换热通路,从而增强了保温效果、降低了清洁难度,实用性能大大提高;
2、通过在保温筒体的内侧壁上等角度焊接若干组集热鳍片,在减小积尘面积的同时增大换热面积,并通过缩短回流管的外延长度,使得一次换热水尽快进入蛇盘状的换热管中进行二次换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热能收集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东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东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2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捏合机
- 下一篇:一种槽外耐高温耐腐蚀液位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