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液冷散热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2442.1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1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尹佐国;李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张玮玮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具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散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水冷头散热效率不佳的问题。包括:一个底座;一个壳罩,结合该底座,该壳罩与该底座之间形成一个相变化腔室,该相变化腔室填充一个相变化液体;及一个循环管,供一个循环液体循环流动,该循环管具有一个吸热段位于该相变化腔室中并接触该相变化液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散热系统,尤其是一种通过过相变化液体将热能导至循环液体,且该循环液体可在内部流通的液冷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液冷散热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工业的产品发展趋于精密化,如集成电路或计算机等装置,除了体积设计小型化外,相对所衍生的热量也大幅地增加,故其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也相当的可观。针对各种电子发热组件皆设有相对应的热交换装置,以能维持其在许可的温度下正常运作。
对于高功率电子发热组件来说,一般会使用水冷头协助散热,现有的水冷头具有一个底座及一个上盖,该底座可以接触一个热源,该上盖及该底座相结合以形成一个腔室,该腔室填充一个流动液体,该流动液体由该上盖的一个入液孔流入,该流动液体由该上盖的一个出液孔流出;如此,该热源处的热能可以自该底座传递至该腔室内,再借由该流动液体的循环流动带走该热源处的热能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上述现有的水冷头,由于该流动液体通过该入液孔、该腔室与该出液孔循环流动,该腔室内未形成封闭状态,使得该流动液体无法利用气液相的变化机制来达成热量传递,该流动液体对该热源的散热效果有限,使得该流动液体难以对该热源有效地散热,导致散热效率不佳。
有鉴于此,现有的水冷头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种液冷散热装置,可以利用气液相的变化机制来实现热量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可以提升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可以提升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可以提升组装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例如“前”、“后”、“左”、“右”、“上(顶)”、“下(底)”、“内”、“外”、“侧面”等,主要参考附图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全文所记载的组件及构件使用“一”或“一个”的量词,仅是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通常意义;于本实用新型中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且单一的概念也包括复数的情况,除非其明显意指其他意思。
本实用新型全文所述“结合”、“组合”或“组装”等近似用语,主要包括连接后仍可不破坏构件地分离,或是连接后使构件不可分离等型态,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欲相连的构件材质或组装需求予以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散热装置,包括:一个底座;一个壳罩,结合该底座,该壳罩与该底座之间形成一个相变化腔室,该相变化腔室填充一个相变化液体;及一个循环管,供一个循环液体循环流动,该循环管具有一个吸热段位于该相变化腔室中并接触该相变化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前述的液冷散热装置,该底座用以接触一个热源;一个泵浦;一个冷却单元;及一个管件组,串接该液冷散热装置的循环管、该泵浦及该冷却单元,该泵浦运作时使该循环液体循环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2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锐器毁形回收盒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固态隔膜萃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