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打孔的钻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2842.2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3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乐;周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Q11/10;B23Q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鼎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7 | 代理人: | 邢剑杰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打孔 钻孔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打孔的钻孔机,包括:钻孔机本体,钻孔机本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导向的导向板;滑动板,滑动板滑动设置在钻孔机本体的侧壁上;以及升降组件,升降组件旋转设置在钻孔机本体侧壁上且能够带动滑动板移动;滑动板下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打孔的钻头,钻头经与驱动组件连接旋转设置在滑动板下方,钻孔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夹持的夹持板,夹持板经与旋转组件连接滑动设置在钻孔机本体的上端面,钻孔机本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只能对单个工件进行钻孔的问题和后续人员收集时,由于工件温度过高,从而导致人员烫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打孔的钻孔机。
背景技术
打孔机是由四大部分相互配合完成打孔过程。首先将材料移动到自动打孔机摄像头扫描区域,摄像头扫描到图像之后进行处理并给控制部分信号,控制部分收到信号之后,进一步的处理并控制传动部分动作,使冲头在平面上的X轴,Y轴走位,完成走位动作之后气动部分开始工作,电磁阀控制气缸进行冲孔动作。自动打孔机打印刷定位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现有的钻孔机在对工件进行钻孔时,只能对一个工件进行钻孔,导致钻孔的工作效率不高,且当工件钻孔完成后会出现工件温度过高,当工件温度过高时,会导致后续人员在收集工件时,出现烫伤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打孔的钻孔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只能对单个工件进行钻孔的问题和后续人员收集时,由于工件温度过高,从而导致人员烫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工位打孔的钻孔机,包括:钻孔机本体,所述钻孔机本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导向的导向板;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设置在钻孔机本体的侧壁上;以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旋转设置在钻孔机本体侧壁上且能够带动滑动板移动;所述滑动板下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打孔的钻头,所述钻头经与驱动组件连接旋转设置在滑动板下方,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在滑动板的上端面且能够驱动钻头转动,所述钻孔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夹持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经与旋转组件连接滑动设置在钻孔机本体的上端面,所述旋转组件旋转设置在钻孔机本体的内壁上且能够带动夹持板移动,所述钻孔机本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对工件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用于带动夹持板移动的双向丝杠一和用于双向丝杠一转动的直齿轮,所述直齿轮经与齿条连接固定在双向丝杠一中部的侧壁上,所述齿条经与丝杠二连接滑动设置在钻孔机本体的内壁上且齿条能够带动直齿轮转动,所述丝杠二经与电机一连接旋转设置在钻孔机本体内且丝杠二能够带动齿条移动,所述电机一固定在钻孔机本体底部且能够驱动丝杠二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对钻头进行夹持的夹头和用于带动夹头转动的转杆,所述夹头旋转设置在滑动板下端面,所述转杆经与齿轮组连接旋转设置在滑动板的内壁上,所述齿轮组经与电机二连接旋转设置在滑动板的内壁上且能够带动转杆转动,所述电机二固定在滑动板的上端面且能够带动齿轮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用于传输外界气流的传输管和用于传输外界气流进入到传输管内的风机一,所述风机一固定在钻孔机本体的侧壁上,所述传输管固定在钻孔机本体的内壁上,所述钻孔机本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对传输管进行冷却的液冷组件,所述钻孔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工件的储存箱,所述钻孔机本体的上端面固定有用于推送工件进入到储存箱的推送组件,且所述液冷组件与储存箱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液冷组件包括用于储存液体的收集箱和用于对收集箱内液体进行冷却的循环组件,所述传输管的侧壁上固定有用于对传输管进行冷却的冷却管,所述收集箱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传输液体进入到冷却管内的抽水泵一,所述抽水泵一与冷却管连接,所述冷却管的一端与收集箱连接,所述储存箱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对储存箱内进行冷却的输送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2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传染病及急危重病人的无菌超声套
- 下一篇:整体吊装的节能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