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短波功率放大器的液冷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6129.5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1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郝晨亮;常忠明;王峰;卢乙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3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侯莉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波 功率放大器 散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波功率放大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它包括液冷部分和散热部分,所述液冷部分包括内有功率器件的功放器箱体,所述散热部分通过管路与液冷部分连接构成一内有冷却液流动的循环回路,冷却液在液冷部分带走功率器件散发的热量流至散热部分进行散热,再回流至液冷部分,如此循环。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液对功放器的功率器件进行冷却散热,液体导热,传热效率更高,散热效率高,可更有效地降低功率器件的温度,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与传统风冷散热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耗低,PUE≤1.2,节能环保,而且,功率器件可会免受灰尘污染,提高工作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波功率放大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短波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是现代无线电通信、导航、雷达以及电子对抗等各种通信系统发射单元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整个通信系统发射端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功放作为整个通信系统中最大、最主要的耗能单元,为了达到良好的功率放大效果、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产品可靠性,需要功放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
现有的功放主要通过在功放内部功率器件表面设置散热片,使用高效风扇通过强制风冷来散热。然而,随着电子系统的高速发展,功放的使用功率逐渐增加,为了提高散热效率,传统的风扇散热效率已达到极限,高效风扇采用高转速,导致大功率功放的噪音严重,用户体验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散热效率高的短波功率放大器的液冷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短波功率放大器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液冷部分和散热部分,所述液冷部分包括内有功率器件的功放器箱体,所述散热部分通过管路与液冷部分连接构成一内有冷却液流动的循环回路,冷却液在液冷部分带走功率器件散发的热量流至散热部分进行散热,再回流至液冷部分,如此循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冷却液对功放器的功率器件进行冷却散热,液体导热,传热效率更高,散热效率高,可更有效地降低功率器件的温度,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与传统风冷散热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耗低,PUE≤1.2,节能环保,而且,功率器件可会免受灰尘污染,提高工作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液冷散热系统采用喷淋液冷方式,所述功放器箱体的顶板是喷淋板,所述喷淋板内部中空且其底面具有若干喷淋孔,所述喷淋板上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功放器箱体的底部设有冷却液出口,所述散热部分主要由驱动泵、换热器和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构成,所述散热部分的一端为进液端,另一端为出液端,所述冷却液进口与所述出液端连接,所述冷却液出口与进液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液冷散热系统采用单相浸没液冷方式,所述功放器箱体内充满冷却液而使功率器件浸没在冷却液中,在所述功放器箱体顶部设有冷却液出口,在所述功放器箱体的底部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散热部分主要由驱动泵、换热器和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构成,所述散热部分的一端为进液端,另一端为出液端,所述冷却液进口与所述出液端连接,所述冷却液出口与进液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液冷散热系统采用相变浸没液冷方式,所述功放器箱体内充满冷却液而使功率器件浸没在冷却液中,在所述功放器箱体顶部设有冷却液出口,在所述功放器箱体的底部设有冷却液进口,所述散热部分包括换热器,所述冷却液出口与换热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冷却液进口与换热器的出液口连接,冷却液在功放器箱体内吸收功率器件散发的热量发生相变成为热蒸汽,进入换热器冷却,冷凝后的冷却液回流至功放器箱体。该液冷方式不局限于冷却液的自然循环,也可以增加驱动泵形成冷却液的强制循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液冷散热系统采用冷板液冷方式,在所述功放器箱体内设有冷板,所述冷板与功率器件接触吸收其散发的热量,所述冷板具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散热部分主要由驱动泵、换热器和过滤器通过管路连接构成,所述散热部分的一端为进液端,另一端为出液端,所述冷却液进口与所述出液端连接,所述冷却液出口与进液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6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硬度合金涂层表面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阀块烘干用旋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