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能输电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37939.2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肖强;祝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铜泉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02 | 分类号: | H01R4/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魏洁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能 输电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能输电电缆,具体涉及输电电缆技术领域,包括上部电缆和下部电缆,所述上部电缆和下部电缆的相对面上分别套装有二者外部的上连套和下连套,所述上连套和下连套相对面间无缝接触,且二者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便于焊接的上焊槽和下焊槽,所述上焊槽和下焊槽分别位于上连套和下连套上且相通。本实用新型,通过相贯通的上焊槽和下焊槽对上连套和下连套之间焊接,焊接过程中焊接面少量外露,即时对焊接面进行打磨处理,留在上焊槽和下焊槽内腔的焊接部也能完全保证上连套和下连套相对固定,核能输电电缆焊接工作的操作简单且稳定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能输电电缆。
背景技术
核能输电电缆主要适用于核电站,其性能不仅应具有普通电缆使用的一般特性,而且应具有低烟、无卤、阻燃等性能,此外还要具有特定的耐环境性(如耐辐射性、耐LOCA性)。
在核能输电电缆安装过程中,需要利用焊接器具进行焊接固定,因核能输电电缆自身结构的局限性,直接对其进行焊接工作,容易对核能输电电缆本身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能输电电缆,包括上部电缆和下部电缆,所述上部电缆和下部电缆的相对面上分别套装有二者外部的上连套和下连套,所述上连套和下连套相对面间无缝接触,且二者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便于焊接的上焊槽和下焊槽,所述上焊槽和下焊槽分别位于上连套和下连套上且相通,所述上焊槽和下焊槽从外至内向上连套的中心轴处延伸且与上连套、下连套的内腔不相通。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焊槽和下焊槽均为圆弧形,且二者尺寸相同。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焊槽和下焊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二者相通的侧通槽一、侧通槽二,所述侧通槽一和侧通槽二分别背离上焊槽、下焊槽的端头向背离二者的方向成斜坡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连套和下连套的相对面上分别安装有对接槽和对接杆,所述对接槽和对接杆的位置、尺寸相对应,当对接杆套装在对接槽内腔时,上连套和下连套的相对面无缝接触。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连套和下连套的相对面上设有衔接槽和衔接套板,所述衔接套板套装在衔接槽的内腔,且衔接槽的两侧与衔接套板的内腔设有焊接间隙,所述焊接间隙与上焊槽或下焊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通过相贯通的上焊槽和下焊槽对上连套和下连套之间焊接,焊接过程中焊接面少量外露,即时对焊接面进行打磨处理,留在上焊槽和下焊槽内腔的焊接部也能完全保证上连套和下连套相对固定,核能输电电缆焊接工作的操作简单且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上焊槽和下焊槽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连套盒下连套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衔接槽和衔接套板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上部电缆、12下部电缆、21上连套、22下连套、31上焊槽、311侧通槽一、32下焊槽、321侧通槽二、41对接槽、42对接杆、51衔接槽、52衔接套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铜泉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铜泉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37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八头机缸体阀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铝合板加工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