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罩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0587.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3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慧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隆实业(嘉兴)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3/08 | 分类号: | B65G43/08;B65G47/24;B65G57/32;B65G57/03;B65G47/52;B65G5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张淼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罩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以及延口罩前进方向依序设置识别机构、剔除机构、导正下料机构、第二传送带;其中,第一传送带用于口罩的产送,识别机构用于识别判断第一传送带上的口罩摆放是否符合要求,剔除机构用于将位置不正的口罩剔除出收集序列,而导正下料机构则用于将口罩位置导正呈统一状态以及将导正后的口罩依次叠放在第二传送带上,最后第二传送带则用于步进传送叠放完的口罩。通过上述结构,口罩将被自动整齐叠放,极大的提升了口罩的收集效率并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口罩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机生产口罩的最后一步是下料。现有下料方式是在传送带后方设置一个接收框,成品口罩在传送带的作用下无序的掉入至接收框中。当接收框中积蓄一定量的口罩后工作人员更换收集框并对收集的口罩进行人工叠放,以便后续的装袋。然而,该种方式全程采用人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并且,杂乱的堆放与收集框中的口罩极易受压变形而成为残次品,影响企业的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下料装置,能够自动叠放口罩,实现口罩的有序下料,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并提升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口罩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以及延口罩前进方向依序设置识别机构、剔除机构、导正下料机构、第二传送带;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跨设于第一传送带上方的机架,机架下方设置正对第一传动带识别探头;所述剔除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传送带一侧的排风管口,排风管口上设置电磁阀,电磁阀与识别探头电连接,电磁阀气相联通压缩空气管,所述第一传动带另一侧设置与排风管口相对的下料斜坡,下料斜坡下方设置接收框;所述导正下料机构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正对第一传送带的出料侧,第一挡板两侧对称设置支撑板,两块支撑板的间距小于口罩的长度,所述两块支撑板上方纵向设置与第二传送带电连接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置下压块;所述第二传送带于支撑板下方设置。
进一步地,其中一块支撑板设置拨动计数开关,所述拨动计数开关与第二传送带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传送带两侧夹持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于排风管口、下料斜坡处设置相应的开口。
工作原理:当口罩制作完成后,方送入至第一传动带上并随第一传送带前进。当口罩移动至识别机构下方时,识别机构中识别探头对第一传送带上的口罩进行识别,判断其是否处于横向放置状态,如果识别探头判定口罩未处于横向放置状态,则识别探头向电磁阀发送信号,电磁阀接受信号后延时一定时间后进行快速开/闭,当电磁阀打开时,未横向放置的口罩正好经过排风管口,此时排风管口吹出的压缩空气将传送带上的口罩出落第一传送带至下料斜坡上,随后顺着下料斜坡滑入至收集框中。而正常横向的口罩则继续向前移动,最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射入至第一挡板上,而因为惯性的作用,口罩接触到第一挡板后,其边缘与第一挡板自动贴合平齐,进而起到导正的效果。口罩导正后落在支撑板上,随后伸缩气缸伸出伸缩缸,驱动下压块将口罩向下顶出,口罩随即落在下方的第二传送带上。需要说明的是,当伸缩缸伸缩预定次数后,第二传送带动作而将堆叠的口罩向前传送以进行下一堆口罩的收集堆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传送带 20.识别机构 21.机架 22.识别探头 30.剔除机构 31.排风管口 32.电磁阀 33.下料斜坡 34.接收框 40.导正下料机构 41.第一挡板 42.支撑板 43.伸缩气缸 44.下压块 45.拨动计数开关 50.第二传送带 60.第二挡板 6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隆实业(嘉兴)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全隆实业(嘉兴)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05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