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便携的磁轭磁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1145.3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2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F3/00 | 分类号: | H01F3/00;G01N27/8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王小静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便携 磁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损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便携的磁轭磁极装置,包括磁极适配器、磁极限制器、磁轭磁极,磁轭磁极的尾部固定限制在磁极适配器和磁极限制器中间部位,磁轭磁极的中部圆柱杆穿过磁极限制器的圆形通孔,其直径大小能够限制磁轭磁极的球体尾部位置,保证磁轭磁极头部的空间旋转自由度,本技术方案提出的磁轭磁极装置的外形和相关尺寸由市面通用磁轭机机型设计可适当调整,以适应市面大多数磁轭机机型需求。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准确高效的磁轭法磁粉探伤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便携的磁轭磁极装置。
背景技术
磁粉探伤,是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验速度快等优点。磁轭法是一种常见的磁粉探伤方法,最常见的是用便携式磁轭机的磁轭传导磁力线,作用在在被检工件表面及近表面,产生磁痕。
在现有技术中,磁轭磁极结构为规则立方体的一体化设计,由于磁轭机的磁极结构的限制,在检测复杂工况和带有某种曲率的工件时就容易造成漏检等事故。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便携的磁轭磁极装置,用于更准确更高效地进行磁轭法磁粉探伤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效便携的磁轭磁极装置,以解决目前磁轭磁极检验检测可能存在漏检误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便携的磁轭磁极装置,包括磁极适配器、磁极限制器、磁轭磁极;
所述的磁极适配器呈块体,下端相对的两侧面各开有一水平凹槽,底面开有一圆形凹坑,磁极适配器由导磁性强的金属片紧密贴合由铆钉铆制而成;
所述的磁极限制器的上端有两个平行的键体,键体的形状、尺寸与磁极适配器的凹槽相配合,能够插入到凹槽中,磁极限制器的下端面开有一圆形通孔,锥环体位于下端面圆孔的正下方,磁极限制器的侧面为一竖板,竖板能够与磁极适配器的装配接触面相贴合;
所述的磁轭磁极由尾部、中部和头部组成,尾部呈球体,中部呈圆柱杆,头部由立方体和椎体组成;
所述的磁极限制器的键体插入磁极适配器的凹槽内,磁极限制器的竖板与磁极适配器的装配接触面相贴合,磁极限制器和磁极适配器通过螺钉和螺纹孔相连接固定;
所述的磁轭磁极的尾部位于磁极限制器位于下端面圆形凹坑和磁极限制器的下端面圆形通孔、锥环体内;
所述的磁轭磁极的尾部固定限制在磁极适配器和磁极限制器中间部位,磁轭磁极的中部圆柱杆穿过磁极限制器的圆形通孔,其直径大小能够限制磁轭磁极的球体尾部位置,保证磁轭磁极头部的空间旋转自由度;
作为优选的,磁极适配器的圆形凹坑深小于等于5mm;
作为优选的,磁轭磁极头部立方体采用多面立方体结构,根据使用需求可对某接触面的曲率做出调整;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磁极适配器整体尺寸为宽高40mm、长宽为30mm;
根据交叉磁轭法磁化规范所规定,磁轭磁极间距应控制在75-200mm之间磁极与工件最大间隙为1.5mm。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磁轭磁极球体半径为1mm,圆柱杆长为30mm,头部椎体整体长宽高尺寸均为25mm,头部椎体底面触头面积为15*15mm。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提出的磁轭磁极装置的外形和相关尺寸由市面通用磁轭机机型设计可适当调整,以适应市面大多数磁轭机机型需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适配大多数磁轭探伤仪,不需要改动外观和内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未经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1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用旋转接地导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机电专业用轴承良品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