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珍珠光泽度、形状及大小检测的分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2277.8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3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青;吴小刚;吴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7 | 分类号: | G01N21/87;G01N15/00;G01B11/24;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鼎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7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珍珠 光泽 形状 大小 检测 分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珍珠光泽度、形状及大小检测的分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滑动门,所述升降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横轴,所述旋转横轴上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动套栓,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套栓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均与升降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共同固定连接有检测主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不仅可以通过便捷固定装置,使得便于检测主体的使用,在不使用时,也能够很好的对内部检测主体进行保护,且通过启动电机,使得检测主体下移进行检测时,灯头自动工作,辅助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转动旋转横轴,使得当检测主体损坏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的维修保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珍珠光泽度、形状及大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珍珠光泽度、形状及大小检测的分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具有瑰丽色彩和高雅气质的珍珠,象征着健康、纯洁、富有和幸福,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选取优质的珍珠一般会使用到用于珍珠光泽度、形状及大小检测的分级检测装置。
现有的用于珍珠光泽度、形状及大小检测的分级检测装置大多为固定式结构,当检测装置损坏时,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护保养,且装置在不使用时不便于放置,容易因为碰撞而造成检测装置的损坏,同时对于珍珠光泽度的检测过程,要求采光程度较好,使得在阳光不够充足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检测的结构不过准确,因此提出一种用于珍珠光泽度、形状及大小检测的分级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珍珠光泽度、形状及大小检测的分级检测装置,不仅可以通过便捷固定装置,使得便于检测主体的使用,在不使用时,也能够很好的对内部检测主体进行保护,且通过启动电机,使得检测主体下移进行检测时,灯头自动工作,辅助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转动旋转横轴,使得当检测主体损坏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的维修保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珍珠光泽度、形状及大小检测的分级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滑动门,所述滑动门通过两个便捷固定装置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门上转动连接有扭杆,所述壳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竖轴,所述旋转竖轴上连接有第一滑动套栓,所述第一滑动套栓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触片,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感应触片,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灯头,所述灯头通过电线与第二感应触片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套栓上固定连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横轴,所述旋转横轴上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动套栓,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套栓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均与升降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共同固定连接有检测主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均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门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竖轴为螺纹杆,所述第一滑动套栓与旋转竖轴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便捷固定装置是由固定环、弹簧、卡齿、滑动卡扣、齿条板、拉绳共同组成,所述齿条板与滑动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门上设有贯穿槽,所述固定环与贯穿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卡扣与固定环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动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绳与滑动卡扣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扭杆相连接,所述卡尺与滑动卡扣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齿与齿条板均为单边斜齿设计,所述卡齿与齿条板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触片与第二感应触片均为电线材料,所述第一感应触片与第二感应触片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横轴是由两个螺纹相反的螺纹杆组成,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套栓均与旋转横轴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座上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固定杆均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未经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2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实验演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夹持进瓶贴标辅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