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中控箱风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2498.5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1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烈斌;刘杰;罗朝辉;赵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耀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34 |
代理公司: | 重庆顾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6 | 代理人: | 张立娟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中控箱 风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中控箱风道结构,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设置为扁平状的空心结构;所述风道主体的进口端一体连接连通换挡段风道,所述换挡段风道设置为矩形结构,中心形成换挡机构安装槽;所述换挡段风道的入口端设置入口风道;所述风道主体出口端设置出口风道。本风道结构通过对汽车的中控结构进行仿形设计,通过调整风道结构,在实现风道和中控壳体的稳定安装的同时,增强风道的尺寸口径和流动风速,提高风道的通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中控箱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的发展,人们对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汽车在不同的条件下都能给驾乘者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所以汽车的空调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往汽车大都只是在前排布置了空调出风口,由于空调参数、出风口吹风有效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前排出风口吹不到后排,因此影响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因此为了照顾后排乘客,现在不少汽车在中控箱处设置了出风口,通过风道将前端风道的气流传送至出风口总。由于风道是吹塑件,比较柔软,变形量较大,因此为了避免安装后与中控箱内部零件产生干涉,或者在行驶中发出异响,设计该中控箱风道结构时,要求风道与其他零件的间隙在5mm以上,所以往往无法在所述的空隙内布置风管或者只能布置直径较小的风管,这样便导致后排的出风口的吹风效果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汽车中控风道吹风效果较差、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中控箱风道结构。
一种汽车中控箱风道结构,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设置为扁平状的空心结构;所述风道主体的进口端一体连接连通换挡段风道,所述换挡段风道设置为矩形结构,中心形成换挡机构安装槽;所述换挡段风道的入口端设置入口风道;所述风道主体出口端设置出口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段风道设置为双管结构,所述换挡机构安装槽双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段风道的风道口径尺寸从入口端向出口端呈收缩状。
进一步的,所述入口风道与换挡段风道一体成型,入口风道的进口端设置有密封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风道与风道主体可拆卸地密封连接;所述出口风道上设置有安装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的中部设置有连接结,所述连接结连接风道主体的上风道板和下风道板。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的尾端向上倾斜翘曲。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的前部风道高度低于后部风道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主体和换挡段风道整体仿形于汽车中控壳体内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风道结构通过对汽车的中控结构进行仿形设计,通过调整风道结构,在实现风道和中控壳体的稳定安装的同时,增强风道的尺寸口径和流动风速,提高风道的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风道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口风道,2-换挡段风道,3-风道主体,4-出口风道,11-密封接口,21-换挡机构安装槽,31-连接结,4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耀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创耀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2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机型兼容的比例阀
- 下一篇:一种定点干粉喷洒灭火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