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输线缆和磁共振线圈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3392.7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6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车韶;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G01R33/36;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颜潇 |
地址: | 2018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线缆 磁共振 线圈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线缆和磁共振线圈组件。其中传输线缆包括柔性基底、至少一个信号导带和多个接地导带;信号导带位于柔性基底表面,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接地导带位于柔性基底表面,与信号导带同侧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在第二方向上一个信号导带和与信号导带相邻的两个接地导带共同构成一个射频通道;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成设定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导带和接地导带构成共波面的线缆,可有效降低通道之间的干扰,降低传输线缆的尺寸;同时可通过选用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的柔性基底,以减小柔性基底的厚度,从而进一步减小传输线缆的尺寸,并且有利于增大传输线缆的可弯折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输线缆和磁共振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磁共振系统的接收线圈用于接收磁共振成像信号,其典型的工作频率在几十到几百兆赫兹范围。在当前常见的线圈设计中,每个线圈单元的信号输出采用一根独立的同轴射频线缆,连接到系统。
目前常用的同轴线结构中,由内到外依次为内导体、介电层和外导体(或称为屏蔽层)。通常在外导体外侧表面还有一层绝缘层以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由于同轴线缆的多层结构,制作小尺寸的线缆较为困难,典型的紧凑型同轴线缆的直径在1mm左右。而现有的磁共振线圈通常采用线圈阵列方式,即使用多个线圈单元进行特定的排列布局后形成阵列。其中每一个线圈单元需要一个独立的接收通道,对应一根独立的射频线缆。因此完整的线圈需要多根同轴射频线缆,与其他控制及供电的直流线缆环绕组合称为混装线缆。如1图所示,通常一根混装线缆包含8~16根射频线缆,以及20根以下的直流线缆,形成的所述混装线缆的直径在1cm左右。
此外,由于线圈的线缆在磁共振系统孔径内部,系统的射频发射场会在线缆上形成共模电流,从而引起局部发射场不均匀,或者产生发热风险。因此需要在混装线缆上设置线缆射频阱,典型的射频阱包含绕线式射频阱或悬浮式射频阱,两者都需要在线缆上增加一个额外的圆柱结构作为射频阱的主体,导致混装线缆的直径进一步增大。并且,在射频阱位置还需要增加硬质保护壳,导致线缆整体的可弯折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混装线缆直径较大以及可弯折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传输线缆和磁共振线圈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线缆,包括:
柔性基底;
至少一个信号导带,所述信号导带位于所述柔性基底表面,且沿第一方向延伸;和
多个接地导带,所述接地导带位于所述柔性基底表面,与所述信号导带同侧设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其中,在第二方向上一个所述信号导带和与所述信号导带相邻的两个所述接地导带共同构成一个射频通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成设定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底沿第三方向的厚度为0.1~0.4mm,所述第三方向同时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正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导带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线宽为6~10mi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导带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线宽为45~55mil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线缆还包括背敷接地层,所述背敷接地层位于所述柔性基底背向所述接地导带的一侧,且与所述接地导带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线缆还包括:
过孔,贯穿所述接地导带和所述柔性基底;
连接结构,位于所述过孔中,所述背敷接地层和所述接地导带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3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雪运动用滑雪训练单板
- 下一篇:一种能够自动出水的轴承剖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