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4179.8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5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乐天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3F1/00;B01D35/02;A01G22/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生态 支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防护架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填充有土壤层,且土壤层的内壁等距离设有绿植,所述土壤层的内部等距离按压有压土板,且每个压土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底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且压土板的顶部外壁等距离开有导流槽,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有防护架的外壁,且安装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下压板、压土板和挤压板,在进行绿植的安装时,通过下压压土板带动下压板下方的挤压板压入土壤层中,从而对土壤进行挤压限位,防止其随着水体的冲刷出现土壤流失的情况,提高生态支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现有的水利工程,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一般都会通过生态支护结构进行防护。
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存在有不足之处:现有的生态支护结构都是通过绿植进行水土防护,但是,水利工程中的水体冲刷力度较大的情况下,依旧容易将绿植下方的土壤带走,导致水土流失依旧严重,降低该生态支护结构的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包括防护架和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填充有土壤层,且土壤层的内壁等距离设有绿植,所述土壤层的内部等距离按压有压土板,且每个压土板的底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的底部外壁等距离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且压土板的顶部外壁等距离开有导流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有防护架的外壁,且安装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外壁等距离开有过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架的底部外壁和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滤网,且滤网位于安装框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框的两侧外壁均开有连接孔,且两个连接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水管,两个导水管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连接于防护架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下压板、压土板和挤压板,在进行绿植的安装时,通过下压压土板带动下压板下方的挤压板压入土壤层中,从而对土壤进行挤压限位,防止其随着水体的冲刷出现土壤流失的情况,提高生态支护效果。
2、通过设置有滤网,滤网安装于安装框的过水孔下方,部分水体携带少量的泥土从过水孔落下后,滤网对泥土进行过滤拦截,进一步防止土壤流失。
3、通过设置有固定环和导水管,当安装框内部的水体过多时,多余的水体通过导水管排向其他的地方,从而对水体进行疏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的压土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架、2-土壤层、3-绿植、4-安装框、5-固定架、6-固定杆、7-滤网、8-压土板、9-导流槽、10-下压板、11-挤压板、12-过水孔、13-导水管、14-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乐天,未经王乐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4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效集中采集终端快速接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烟囱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