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雕文物固色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4630.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9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丰盈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B01F7/18;B44D5/00 |
代理公司: | 温州联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1 | 代理人: | 吴娇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雕 文物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雕文物固色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端部设有转动杆,所述壳体内开设有搅拌室,所述转动杆伸入搅拌室,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内开设有内槽。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叶套设在转动杆上,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搅拌叶进行搅拌作用,搅拌叶可以进行更换,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固色染料的特性进行更换以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从而使固色的效果更好,搅拌室在壳体内对称分布有两个,可以提高搅拌的效率,更加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固色作业,减少了固色染料自行凝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雕文物固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雕文物固色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在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旧、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是岭南原始先民谋生的手段。石雕文物在进行修复时需要进行固色处理,但是传统的固色染料在进行搅拌时搅拌叶片无法根据染料的特性进行更换,搅拌箱的适用范围有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石雕文物固色修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雕文物固色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端部设有转动杆,所述壳体内开设有搅拌室,所述转动杆伸入搅拌室,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内开设有内槽,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固色室,所述固色室与搅拌室之间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矩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与固色室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搅拌室为矩形形状,且搅拌室沿着底座中心在壳体内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块的端部设有“L”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与固定块的侧壁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块的两端侧壁均设有弹性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侧壁与固定块的开口处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透明窗,所述透明窗分别对应搅拌室和固色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搅拌叶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内槽连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叶套设在转动杆上,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搅拌叶进行搅拌作用,搅拌叶可以进行更换,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固色染料的特性进行更换以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从而使固色的效果更好,搅拌室在壳体内对称分布有两个,可以提高搅拌的效率,更加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固色作业,减少了固色染料自行凝固。
2、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室内的固色染料被搅拌完成后通过抽出卡块即可使搅拌室内的固色染料流到固色室内,卡块的侧壁固定连的密封块能够实现对搅拌室与固色室的独立,防止搅拌室内染料还为搅拌完成就流入到固色室内从而影响后续的固色操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箱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搅拌叶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丰盈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丰盈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4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生态修复用格构梁
- 下一篇:一种耐火耐弯曲柔性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