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气囊防渗漏粪便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5723.0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7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曾淑华;马强;黄凤球;郑小贞;韦秋英;黄梅芳;谢新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山县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A61M39/24;A61M3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张锋 |
地址: | 5306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渗漏 粪便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气囊防渗漏粪便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导流管,导流管包括:收集管,收集管第一端装设有第一气囊,收集管第二端装设有第二气囊,收集管的周向方向上阵列有开孔,开孔内装设有单向阀,收集管外壁装设有引流机构,引流机构周侧套设有水溶束带。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溶束带遇水即溶的作用,能让橡胶支杆绕圆环转动张开,进而使橡胶膜展开,从而可以将从第一气囊漏出的粪便通过橡胶膜引流到收集管周侧开孔处,同时开孔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单向阀能利用其单向流通的作用,能进一步将从第一气囊处漏出粪便进行收集,防止大便从肛门溢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气囊防渗漏粪便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大便失禁是指肛门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及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大便失禁病人由于皮肤长期、反复暴露于大便的刺激中,引发不适,增加清洁保护所需医疗材料及时间成本,增加了病人发生失禁性皮炎;使用大便收集装置可有效降低其肛周皮肤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成本。临床中常使用气管插管导管插入直肠16~25cm,插管端开口处在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此处的肠腔直径最小,大便又未成形呈糊状,利于大便引流),气囊充气后可有效防止插管脱出。
如公开号为CN10623740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粪便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粪便引流装置,包括球囊、管体和引流袋;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球囊,另一端连接所述引流袋;所述球囊固定在所述管体端;所述引流袋与所述管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管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气孔、冲洗孔和若干个管体气囊;所述球囊内设有若干个加强片;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球囊连接;所述冲洗孔管过所述球囊;所述气囊沿所述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与所述管体长度相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粪便引流装置,在球囊内部设有加强片,可以加强球囊内壁的强度,防止球囊充气后囊内壁发生形变,致粪便通道收窄,加强片保证了球囊内径钢性,球囊充气后,引流通道不变形,确保引流速度;引流管外壁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充满气体,增强所述管体的抗弯折性。该装置虽改善的球囊的刚性,但其只解决了保证引流通道不变形,确保引流速度的技术效果,但由于该实用新型的球囊和其他现有技术的球囊一样,是圆形的,如其图1所示,患者体内的粪便在到达管体20的入口处的时候,由于在同一平面的球囊10存在向患者体外的孤度,因此,有些从肠壁下来的粪便,不会经过管体20向体外流,而是会流向球囊10的外侧,此时,如果患者腹内压的突然增大,或是一次性排便量过大,稀便可从气管气囊旁漏出,如何解决该粪便泄漏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气囊防渗漏粪便引流装置,引流机构展开后形成的是一个类似“倒伞”状的结构,即正好与现有技术中的球囊存在的向患者体外的孤度相反,而且其外侧紧贴肠道,因此,从第一气囊漏下来的粪便就会很容易的进入该引流机构从而流出体外;开孔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单向阀能利用其单向流通的作用,能进一步将从第一气囊处漏出粪便进行收集,防止大便从肛门溢出,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的导流管是针对人体解剖结构进行设计直的,无固定弧度,使用时气囊能很好的起到密闭的作用,同时第一气囊的尖端气囊前无突出部分,方便大便引流,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气囊防渗漏粪便引流装置,包括导流管,导流管包括:
收集管,收集管第一端装设有第一气囊,收集管第二端装设有第二气囊,收集管的周向方向上阵列有开孔,开孔内装设有单向阀,收集管外壁装设有引流机构,引流机构周侧套设有水溶束带,引流机构包括装设于开孔与第二气囊之间的圆环,圆环周侧转动配合有多个橡胶支杆,每两相邻橡胶支杆之间装设有橡胶膜;
设于收集管第二端的引流管,引流管周侧装设有弧型托板,引流管远离第二端的一端依次装设有三通开关、橡胶导管、负压引流袋;
导流管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置有两充气通管,一充气通管的一端与第一气囊相连接,另一充气通管的一端与第二气囊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山县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马山县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5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紧急报警求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爆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