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量子点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48629.0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8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楼鑫;宁召;何志兴;张朋辉;王琰;金小平;何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锦德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B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春丽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量子点复合膜,其包括量子点膜层和微透镜膜层,微透镜膜层包括微透镜结构层,微透镜结构层位于量子点复合膜的上表面,微透镜结构层包括多个微透镜,各个微透镜在远离量子点膜层的一侧的表面为微透镜外表面,微透镜外表面为朝向远离量子点膜层突出的曲面,微透镜膜层还包括用于与量子点膜层连接的基材层,各个微透镜在基材层的连接有量子点膜层相对的一侧的表面均匀分布,微透镜的高度: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4-1/2。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量子点复合膜既能确保其具有有较高的亮度,同时增加了可视角,使其具有良好的遮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量子点复合膜。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将量子点制备成为量子点薄膜应用于背光显示有利于于提升显示装置的色彩效果。传统的膜片厂商通过将量子点薄膜与棱镜增亮薄膜贴合在一起,达到高色域、高亮度的光学效果。
然而,采用棱镜结构进行量子点复合膜的增亮时易于造成光线的集中,不够发散和均匀,使显示产品的视角不够大,遮蔽性较差,降低了量子点复合膜在显示产品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复合膜,其在确保量子点复合膜具有较高亮度的同时,增加了可视角,并具有良好的遮蔽性。
本实用新型的量子点复合膜包括量子点膜层和微透镜膜层,所述微透镜膜层包括微透镜结构层,所述微透镜结构层位于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的上表面,所述微透镜结构层包括多个微透镜,各个所述微透镜在远离所述量子点膜层的一侧的表面为微透镜外表面,所述微透镜外表面为朝向远离所述量子点膜层突出的曲面,所述微透镜膜层还包括用于与所述量子点膜层连接的基材层,各个所述微透镜在所述基材层的连接有所述量子点膜层相对的一侧的表面均匀分布,所述微透镜的高度: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4-1/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微透镜膜层与量子点膜层复合,并将微透镜膜层的微透镜外表面设置为曲面,因而,既确保本实用新型的量子点复合膜具有有较高的亮度,同时,增加了可视角,使其具有良好的遮蔽性。
进一步的,所述量子点膜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阻隔膜层、量子点胶层和第二阻隔膜层,所述量子点胶层由红量子点和绿量子点组成,所述红量子点的质量:所述绿量子点的质量的范围为1:1-1:10。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透镜外表面为球面,所述微透镜在与所述量子点复合膜相平行的平面的截面为圆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微透镜的直径为10-100μm。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隔膜和第二阻隔膜的厚度为25μm-300μm。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量子点膜层的远离所述微透镜膜层的一侧设置有背涂层,所述背涂层的厚度为2-10μm,雾度为1-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量子点膜层;11、第一阻隔膜层;12、量子点胶层;13、第二阻隔膜层;2、微透镜膜层;21、微透镜结构层;22、基材层;3、背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锦德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锦德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48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背胶件冲切工艺用快速高效冲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脑电源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