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效除尘功能的隧道施工用降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0245.2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0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翁贤杰;张龙生;肖敏;彭家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E21F5/00;F04D29/64;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效 除尘 功能 隧道 施工 降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除尘功能的隧道施工用降尘装置,属于建筑降尘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嵌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侧壁套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所述U型固定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一侧顶部嵌设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内侧壁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侧固定连接有轮盘,且两侧轮盘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轮盘外侧壁开设有若干卡槽;本实用新型中,从而使得圆筒在日常工作中对所处的环境进行任意角度的调节,使其更加有效的达到日常喷雾除尘的效果,解决了因为角度的限制造成遗漏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降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效除尘功能的隧道施工用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隧道进行多种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开凿隧道与运输渣土时,都会使得隧道内充满大量的灰尘,造成施工现场粉尘量较大,大量的粉尘不但影响施工作业,更危害到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选要使用到降尘装置来减少隧道内的粉尘。
原有的隧道施工降尘装置结构简单,在使用时不能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使得降尘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不能达到有效的降尘效果,并且在使用时飘落粉尘会进入圆筒内并堆积,降低了降尘的效果,长期使用后不能对防尘网以及风扇进行简易的拆除清洗,使得降尘效果变差,不利于长期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能进行多角度调节与不能拆除相关部件进行清洗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效除尘功能的隧道施工用降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效除尘功能的隧道施工用降尘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嵌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侧壁套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顶部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板,所述U型固定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一侧顶部嵌设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内侧壁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侧固定连接有轮盘,且两侧轮盘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轮盘外侧壁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轮盘底部卡槽卡接有卡接机构,且两侧卡接机构底部固定连接在U型固定板顶部,所述圆筒顶部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套,且两侧固定轴套内侧壁铰接有销轴,所述销轴外侧壁套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套,且第一滑套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且第一滑杆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圆筒底部一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且第三固定座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卡块卡接在滑槽内,所述圆筒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且一侧第二固定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所述圆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且第三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套设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两侧固定连接在伸缩杆两侧,所述伸缩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且第二固定座一侧贴合有风扇,且风扇顶部卡接在第一卡接块一侧与第二固定块一侧之间,所述风扇底部一侧贴合第二固定块一侧,所述圆筒一侧固定连接有喷嘴座,且喷嘴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一侧连通有水泵,且连接软管一侧连通在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水箱,且水箱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第二滑杆,且第二滑杆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底部固定连接在U型固定板顶部,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块,且第二卡接块顶部卡接在卡槽内,所述第二滑杆外套设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套底部,所述第二弹簧另一侧固定连接在限位块顶部,所述第二弹簧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箱顶部开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顶部卡接有水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交通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交通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0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测试盒及激光器测试系统
- 下一篇:吸油管组件、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