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艾灰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2300.1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05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宁波鄞州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楼瑜舟 |
地址: | 310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灰收集器,其涉及医用辅助器械领域,其主体设置有集灰组件,医护人员通过集灰组件实现对艾灰的收集,避免其掉落到患者皮肤表面,所述集灰组件设置有钳体,钳体上设置有取针部,并在取针部表面设置防滑纹,医护人员艾灰收集完成后,不需要额外寻找拔针工具,仅利用此艾灰收集器的取针部即可完成拔针过程,赋予此艾灰收集器拔针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灰收集器。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中医学领域的一种针灸方法,将毫针针刺和艾灸疗法融为一体,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骨科、妇科、皮肤、脑卒中后遗症、面神经炎等多种内外科疾病中。此操作方法涉及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5cm的艾卷施灸,或是在针尾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待艾卷燃尽,除去灰烬,再放置艾段或搓捏艾绒,直至灸满规定壮数后,除去灰烬并拔针。
此操作中涉及除去燃尽艾灸灰烬的步骤,存在燃尽的艾灰被触碰后易松散掉落,不仅容易掉落至针刺处使局部皮肤受到污染而增加感染风险,同时由于对艾灸团内部是否燃尽较难判断,燃烧的内芯容易在触碰后掉落皮肤,从而造成皮肤烫伤,增加瘢痕和感染风险。另外,针柄上艾绒燃尽后,艾灸针上残留预热,若徒手拔针,经常会烫伤医护人员的手指。
为解决艾灰掉落烫伤的问题,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0673762U记录了一种温针灸艾灰接取钳,在两个相互铰接的钳体前端设置椭圆形勺状结构,利用椭圆形勺状结构承接艾灰,并没有提及拔针功能,功能较为单一,若要拔针,则可能需要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既可集灰又能拔针的多功能艾灰收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艾灰收集器,同时赋予艾灰收集器拔针功能,避免医护人员再去找寻拔针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艾灰收集器,其主体设置有集灰组件,所述集灰组件设置钳体,所述钳体上设置有取针部,所述取针部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灰组件用于实现对艾灰的收集,且集灰组件的钳体上设置取针部,温针灸完成后,可通过取针部完成对艾灸针的拔除,另外,由于艾灸针较细,取针部表面的防滑纹可增大艾灸针与钳体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艾灸针滑脱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集灰组件设置有集灰板,所述集灰板与钳体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钳体相连的集灰板用于承接艾灰,避免艾灰掉落到患者身上。
优选的,所述集灰板上表面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表面倾斜设置的集灰板更有利于艾灰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集灰板上设置有夹针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针孔对艾灸针实现了定位。
优选的,所述钳体上设置有指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环的设置,更为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集灰组件还设置有收集仓,所述收集仓设置于钳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仓用于实现对艾灰的收集与暂存。
优选的,所述集灰板表面形成集灰腔,所述收集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集灰腔与收集仓通过开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艾灰通过收集仓上的开口实现进出。
优选的,所述收集仓一侧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对应于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挡板可避免收集仓内的艾灰被意外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肿瘤医院,未经浙江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2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剥内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PE、PP电力护套管生产用自动卷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