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定碳炉用瓷舟取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3286.7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7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莹;魏科;王冰莹;孙效轩;王飞飞;刘凯;司圳棋;张琦;罗嗣兴;刘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众标企信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5/00 | 分类号: | F27D5/00;F27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定碳炉用瓷舟取放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温定碳炉用瓷舟取放装置,属于高温定碳炉的领域。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定碳炉外壳侧壁的壳体,壳体内沿定碳炉进样方向水平滑动连接有多组容置机构,容置机构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壳体内的承载板,承载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热支撑架,瓷舟卡接于耐热支撑架内,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承载板滑移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已灼烧瓷舟对实验台的高温损伤,延长实验台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温定碳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定碳炉用瓷舟取放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材料的碳硫元素定量分析试验中,通常采用滴定法检测碳硫元素含量。具体操作为使用高温定碳炉将待测样品灼烧,灼烧温度可达1300℃,待测样品灼烧产生气体进入吸收液内,然后通过滴定法检测碳硫元素含量。
授权公告号为CN217338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高温定碳炉,包括外壳、瓷管、硅碳棒、炉衬和保温层,其外壳用薄板焊接而成,用耐火材料制作的空心砖作为炉料,两头加以封闭形成炉膛,硅碳棒作为加热元件安装在炉膛中,里面穿过的瓷管供放置加热物用,炉壳与炉衬之间填以保温材料,电器接头安装于炉体下部。
检测时将样品放置于瓷舟内,然后将瓷舟从定碳炉一端滑入炉膛内,加热元件对瓷舟内物质进行加热,从而使碳硫元素氧化产生相应气体,将相应气体导入吸收液内即可进行滴定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干净瓷舟使用完毕后,已灼烧瓷舟放置于实验台上,已灼烧瓷舟温度极高会将实验台烫坏,从而造成实验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少已灼烧瓷舟对实验台的高温损伤,延长实验台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温定碳炉用瓷舟取放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温定碳炉用瓷舟取放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定碳炉用瓷舟取放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于定碳炉外壳侧壁的壳体,所述壳体内沿定碳炉进样方向水平滑动连接有多组容置机构,所述容置机构包括水平滑动连接于壳体内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热支撑架,瓷舟卡接于耐热支撑架内,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承载板滑移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承载板从壳体内滑出,承载板带动支撑架滑移,将已灼烧瓷舟卡接于支撑架内,驱动组件驱动承载板滑入壳体内,已灼烧瓷舟随之进入壳体内,有效减少已灼烧瓷舟烫坏实验台的情况,延长实验台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竖直固定连接有两块互相平行的第一侧板,两块第一侧板间隔设置且与定碳炉进样方向平行,所述第一侧板朝向另一第一侧板一侧水平固定连接有多块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第一侧板两侧分别与两块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多块第一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靠近底板的第一支撑板与底板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背离底板一端水平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承载板沿定碳炉进样方向水平滑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板将壳体内空间进行分隔,从而使已灼烧瓷舟分别放置,有效减少瓷舟在壳体内碰撞损伤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承载板下表面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支撑板内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第一齿条下方,所述齿轮轴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板内滑动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位于齿轮下方,所述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第二齿条从第一支撑板内滑出,第二齿条驱动齿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一齿条反向滑移,第一齿条带动承载板从第一支撑板内滑出,从而方便拿取瓷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众标企信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众标企信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3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