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脱硫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3739.6 | 申请日: | 2020-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5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仲良;管凯益;解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长江热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66;C02F1/52;C02F1/28;C02F1/4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杨雪 |
地址: | 213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脱硫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塔体,塔体的内部开设有内腔,塔体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筒体,筒体与塔体同轴设置,筒体将塔体的内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筒体的侧壁顶部沿筒体的圆周方向安装有多个通管,每个通管均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第一腔体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罩,过滤罩盖设在通管上,第二腔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砂滤器,砂滤器与通管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砂滤器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套设在筒体的周围,活性炭吸附层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反渗透膜元件,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有密封环和密封架,密封环和密封架将第二腔体的下半区分隔形成浓水容纳腔和产水容纳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脱硫废水是燃煤发电厂产生的终端废水,脱硫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汞、铜等重金属,脱硫废水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外排,会对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脱硫废水的处理装置的结构一般为传统的三联箱式,三联箱式废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很高,中和反应之后没有沉淀环节,大量的悬浮物对后续工艺设备影响较大,并且出水中的悬浮物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传统的三联箱式废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很高,中和反应之后没有沉淀环节,大量的悬浮物对后续工艺设备影响较大,并且出水中的悬浮物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式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塔体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塔体同轴设置,所述筒体将所述塔体的内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筒体的侧壁顶部沿所述筒体的圆周方向安装有多个通管,每个所述通管均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盖设在所述通管上,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安装有多个砂滤器,所述砂滤器与所述通管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所述砂滤器的下方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周围,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反渗透膜元件,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置有密封环和密封架,所述密封环和所述密封架将所述第二腔体的下半区分隔形成浓水容纳腔和产水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脱硫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支撑架、进水管、投料管、产水出管、浓水出管和排料管,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塔体的底部,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投料管与所述塔体的顶部连接设置,所述产水出管和所述浓水出管均设置在所述塔体的侧壁上,所述排料管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底部,所述进水管、所述投料管、所述产水出管、所述浓水出管和所述排料管均安装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所述投料管和所述排料管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和所述投料管的出料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外环、内环和多个支撑筋,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分别安装在所述塔体的内壁以及所述筒体的外壁上,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膜元件内的中心管出水端延伸至所述反渗透膜元件的外部,所述中心管贯穿安装在所述密封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产水容纳腔内安装有检测产水离子浓度的离子浓度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管和所述产水出管均与所述产水容纳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浓水出管与所述浓水容纳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通管与所述砂滤器连接设置,所述塔体的外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通管均连通的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长江热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长江热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3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热均匀的环氧树脂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结构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