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极电凝镊的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6293.2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1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史敬存;王旭东;吴梓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00 | 分类号: | A61B90/00;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极电凝镊 防护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极电凝镊的防护罩,双极电凝镊包括两根镊杆,两根镊杆的一端端部相连且外接导线,防护罩包括防护挡板和两个连接机构,两个连接机构并排且平行设置在防护挡板的中央,每个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套筒,连接板的上端连接防护挡板,下端连接固定套筒,固定套筒连接双极电凝镊的镊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地和现有双极电凝镊配合使用,防止其工作尖在凝固组织时爆溅的水滴溅到使用者身上,避免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双极电凝镊的防护罩。
背景技术
双极电凝镊是一种医用的镊子,在医院具有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手术台上主要用于手术凝血。射频波在双极电凝镊的两个作用尖之间释放,可以使工作尖间的组织凝固,能安全、简便的用于术中止血;且与常用的电刀、单凝电极不同,双凝电极镊子的射频波未通过全身重要器官,可广泛用于心脑功能不全和高龄患者及重要组织结构旁的病灶处理。
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双极电凝镊为滴水的双极电凝镊,两个作用尖之间的冷水滴用来使组织凝固而不焦化。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冷水滴加热爆溅,若水滴爆溅到医务工作人员身上,很可能会灼伤皮肤甚至导致疾病的传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双极电凝镊的防护罩,对爆溅的水滴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双极电凝镊的防护罩,双极电凝镊包括两根镊杆,两根镊杆的一端端部相连且外接导线,防护罩包括防护挡板和两个连接机构,两个连接机构并排且平行设置在防护挡板的中央,每个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套筒,连接板的上端连接防护挡板,下端连接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连接双极电凝镊的镊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板为具有弹性可弯曲的板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挡板为具有弹性可弯曲的板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挡板为透明板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挡板为弧形板,向连接机构所在方向弯曲。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挡板为105~135度的圆弧板,所述固定套筒的圆心位于防护挡板侧边端部和防护挡板圆心的连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挡板包括平面板和侧板,侧板和平面板互相垂直,并且圆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和防护挡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套筒为橡胶套筒。
进一步地,两个连接机构的间隔距离为0.5~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罩的设置,使其能够方便地和现有双极电凝镊配合使用,防止其工作尖在凝固组织时爆溅的水滴溅到使用者身上,避免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护挡板,2、连接机构,21、连接板,22、套筒,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62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电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实现焊条自动进给的手工电弧焊焊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