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内镜下颅底硬膜修复闭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9023.7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5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魏礼洲;刘卫平;龙乾发;伊西才;黑悦;阳昊;罗强;董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内镜下颅底硬膜 修复 闭合 装置 | ||
1.神经内镜下颅底硬膜修复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钳体(1),其由两支活动铰接的钳臂(11)、分别连接于所述钳臂(11)后端的手柄(12)以及包覆于其上的绝缘层(13);
按压组件(2),其包括按压臂一(21)和按压臂二(22),二者相对的一面设有相互啮合的咬合齿(23),其分别设于所述钳臂(11)的头端且相对设置;
所述按压臂一(21)和按压臂二(22)均包括基板(24)、设于该基板(24)的按压区(25)和电极区(26);
电凝组件(3),其包括设于所述按压臂一(21)和按压臂二(22)处的工作电极(31)、设于所述钳臂(11)的铰接处设置的电极座(32);所述电极座(32)中通过电极与电线电连接,所述电线的另一端连接有高频输入插头(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镜下颅底硬膜修复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区(25)处设有咬合齿(23);
所述电极区(26)设有尖状的工作电极(31),尖状的工作电极处于裸露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镜下颅底硬膜修复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电极(31)设于所述按压臂一(21)和按压臂二(22)的顶端且闭合状态二者相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镜下颅底硬膜修复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咬合齿(23)为钝头设置且所述咬合齿(23)为3-4对;
所述咬合齿(23)采用绝缘层(13)包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镜下颅底硬膜修复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24)为矩形板体,其采用医用钢制成;所述工作电极(31)与所述基板(24)一体连接;
所述工作电极(31)通过内置于所述钳臂(11)和基板(24)内的电极与所述电极座(3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镜下颅底硬膜修复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钳臂(11)的铰接处具有大于90°的折弯部;
所述手柄(12)处包覆防滑橡胶垫(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902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型包装用瓦楞纸
- 下一篇:智能水面垃圾清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