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59805.0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7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健;洪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溯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21/03;F21V2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颜德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识别 功能 吸顶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本实用新型包括:墙顶和吸顶灯本体,所述墙顶的底部通过螺丝钉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心处焊接有螺纹长管,所述螺纹长管的内表壁螺纹连接有长丝杆,且长丝杆的底端延伸至螺纹长管的外部,吸顶灯本体、长板和凹形卡块为一体结构,在对吸顶灯本体的位置进行安装的时候,通过对转动杆进行转动,从而可以使得每个长板位于四个L型卡板之间,通过对转动杆转动,使得L型卡板位于凹形卡块的底部,对吸顶灯本体下移,从而使得L型卡板与凹形卡块进行卡合连接,在使用上,便于对吸顶灯本体的位置进行安装固定,有效的降低了工作者大量的安装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顶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
背景技术
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是采用RFID识别技术的吸顶灯,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在各个场景中进行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具有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在使用上,安装复杂,不便于对吸顶灯的位置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在使用上,会增加工作者的安装工作量,同时现有的吸顶灯在安装后,无法对吸顶灯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在使用上,会降低具有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的使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RFID识别功能的吸顶灯,包括:墙顶和吸顶灯本体,所述墙顶的底部通过螺丝钉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心处焊接有螺纹长管,所述螺纹长管的内表壁螺纹连接有长丝杆,且长丝杆的底端延伸至螺纹长管的外部,所述长丝杆的两侧外表面靠近底端边缘处均焊接有转把,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内表壁滑动嵌设有移动圆板,所述移动圆板的底部焊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底端滑动贯穿至导向管的外部,所述导向杆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导向杆的底端之间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焊接有凹形圆块,所述凹形圆块的内表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圆形滑槽,所述圆形滑槽的内表壁滑动嵌设有转动圆板,所述转动圆板的顶部与长丝杆的底端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均焊接有L型卡板。
进一步的,所述吸顶灯本体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有长板,两个所述长板的两侧外表面靠近顶部前后两个拐角处均焊接有凹形卡块,且凹形卡块的内表壁与L型卡板的外表面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顶灯本体的底部安装有蜂鸣报警器,所述吸顶灯本体包括有人体红外感应模块、读写器模块、处理系统、射频双天线模块和RFID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读写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读写器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处理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蜂鸣报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RFID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射频双天线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射频双天线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处理系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溯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溯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59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