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1533.8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7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舒曼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6 | 分类号: | F24H9/16;F24H9/18;F24H9/20;F2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气 采暖 热水炉 水路 排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下方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壳体下方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箱出水口,所述壳体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通过在热水管的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便于当主热换器一侧的热水管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值传输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关闭进水阀门,打开出水阀门和出气阀,迅速的将进水管内的空气排出,将热水管内的余水流出,防止温度过低时,热水管内仍余留有热水,有效的避免热水管冷热交替导致管道破裂,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国内房地产迅速发展,燃气采暖热水炉进入家庭速度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燃气采暖热水炉以方便、清洁、全天候都能使用的优点倍受众多家庭的青睐。
目前现有燃气热水炉不能自动的将管道内空气和余水排出,导致在冬季使用时,热水管道内的余水结冰,热水管冷热交替容易出现管道破裂,造成对机器造成损坏,并且排出的余水大多流入下水管道,造成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水路排空结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下方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壳体下方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下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箱出水口,所述壳体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出气阀,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主热换器,所述主热换器的上方设置有风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热换器的一侧设置有主热换器接头,所述的主热换器另一侧设置有热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的顶端贯穿壳体和主热换器接头的底端连接,所述出气阀的一端贯穿壳体和主热换器接头的顶部连接,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贯穿壳体和热水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上靠近主热换器接头的底端设置有水泵,所述进水管的尾端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进水管尾端的一侧设置有补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门,所述水箱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所述水箱内部的上方设置有加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部靠近主热换器接头的上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热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热水管的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进水管上设置进水阀门,出水管上设置出水阀门,便于当主热换器一侧的热水管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温度传感器将温度值传输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关闭进水阀门,打开出水阀门,并且打开出气阀,迅速的将进水管内的空气排出,将热水管内的余水流出,防止温度过低时,热水管内仍余留有热水,有效的避免热水管内的余水冻结后,燃气炉在使用时热水管冷热交替出现管道破裂,保证燃气炉使用的安全性。
2、通过在出水管的下方设置水箱,便于将热水管内的余水进行收集,避免将排出的余水直接流入下水道内造成浪费,同时水箱内设置有保温层,可以保持水箱内余水的温度,并且水箱内设置有加热板,可以对水箱内的余水更快速的加热,提高余水的使用温度,更方便冬季时的生活用水,提高水箱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舒曼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舒曼特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1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