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1876.4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8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葛高岭;彭振辉;董先锋;周云亮;何攀;郑子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A01G9/02;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004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变动 水位 生态 护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所述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包括单元模块,所述单元模块为长方体橡胶块,其内部呈沙漏形透空,所述单元模块在沙漏形透空设置空腔,沙漏形透空记为空腔,所述空腔内有填充物,所述单元模块组合在一起且由钢丝绳连接在锚体上,四周通过箍圈固定有pvc连接管,pvc连接管的两端通过堵头密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可批量模块化生产,生产成本低,施工快速,水深适应性好,环保、可循环利用,景观效果好,具有生态和稳定安全优点的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和缺陷:
传统的护坡工程侧重于工程的安全和人类单方面的需要,设计时往往采用不透水的硬质结构,对河流的环境效应和生态补偿重视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河流的生态、景观和亲水功能逐渐受到重视,河道护坡工程也由以安全为单一目标逐步向生态型护坡技术转变,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手段。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可批量模块化生产,生产成本低,施工快速,水深适应性好,环保、可循环利用,景观效果好,具有生态和稳定安全优点的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可批量模块化生产,生产成本低,施工快速,水深适应性好,环保、可循环利用,景观效果好,具有生态和稳定安全优点的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所述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包括单元模块,所述单元模块为长方体橡胶块,其内部呈沙漏形透空,所述单元模块在沙漏形透空设置空腔,沙漏形透空记为空腔,所述空腔内有填充物,所述单元模块组合在一起且由钢丝绳连接在锚体上,四周通过箍圈固定有pvc连接管,pvc连接管的两端通过堵头密封。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水位变动频繁的工程区域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可批量模块化生产,生产成本低,施工快速,水深适应性好,环保、可循环利用,景观效果好,具有生态和稳定安全等优点的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上述的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中,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单个体积为0.3-0.6m3,所述填充物为种植土,使单元模块顶面浮出水面10cm。
根据现场需要,通过在空腔内填充种植土,来调节上浮位置。通过种植土填充,使结构体顶面浮出水面10cm。
在上述的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中,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模块四角位置,垂直水流方向设置螺栓连接孔。
在上述的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中,进一步的,所述模块单元的螺栓连接孔用螺栓连接成组合构成整体。
主要构件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施工快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环保、可循环利用。该装置拆卸后可安装重新使用。
在上述的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中,进一步的,在靠近岸边的若干个单元模块边缘设置用来连接钢丝绳的螺栓孔。
在上述的适用于变动水位的生态护坡中,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绳的安装方式采用编结连接,编结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且不小于300mm,连接强度不小于75%的钢丝绳破断拉力,锚体选用铁爪式锚或混凝土锚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1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