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合式便携笔筒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2562.6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6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姝;罗解;杨权威;张茂鑫;钟世杰;杨坤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43M99/00 | 分类号: | B43M9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式 便携 笔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合式便携笔筒,包括笔筒组件,笔筒组件由外筒、支撑座、转轴、连接块、防护盖、内筒、隔板和第三弹簧组成,第三弹簧的数量为两个,防护盖与外筒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由限位孔、凹槽、推板、限位杆和第一弹簧组成,支撑座与内筒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盖能够对外筒的顶部进行防护,通过限位孔、推板、限位杆和第一弹簧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防护盖进行锁紧,使得笔放置在内筒内部后能够利于用户的携带,提高了该笔筒的实用性,并且由于防护盖是通过轴承和转轴以及连接块与外筒相连的,使得防护盖能够旋合也可以旋开,从而使得防护盖的开合便捷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筒,具体为一种旋合式便携笔筒。
背景技术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没有大的变化,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现有笔筒多为敞口状,顶部大多不具备防护功能,导致笔筒内放置笔之后不利于携带。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旋合式便携笔筒。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旋合式便携笔筒,包括笔筒组件,所述笔筒组件由外筒、支撑座、转轴、连接块、防护盖、内筒、隔板和第三弹簧组成,所述第三弹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防护盖与外筒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由限位孔、凹槽、推板、限位杆和第一弹簧组成,所述支撑座与内筒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由挂环、支撑杆、挂钩和第二弹簧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外筒的背面,所述转轴固定安装在支撑座的顶部,所述连接块通过轴承套设在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与防护盖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盖的底部与外筒的顶部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孔开设在防护盖上且远离连接块,所述凹槽开设在外筒远离支撑座一侧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板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贯穿外筒且与限位孔的内壁配套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筒滑动连接在外筒的内部,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内筒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内筒底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均与外筒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环固定安装在内筒底端的中部,所述挂钩的外表面与挂环配套插接,所述挂钩的底端与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左端一侧贯穿外筒和支撑座并延伸至支撑座左侧的外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外筒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旋合式便携笔筒,通过设置防护盖能够对外筒的顶部进行防护,通过限位孔、推板、限位杆和第一弹簧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防护盖进行锁紧,使得笔放置在内筒内部后能够利于用户的携带,提高了该笔筒的实用性,并且由于防护盖是通过轴承和转轴以及连接块与外筒相连的,使得防护盖能够旋合也可以旋开,从而使得防护盖的开合便捷易操作,推动支撑杆使挂钩与挂环分离后,第三弹簧的作用力能够推动内筒上升,从而使得内筒带动从外筒内升起,从而便于使用者对笔进行拿取,并且隔板能够将内筒内分隔为四个区域,进而便于笔的分类,进一步提高了该笔筒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2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焊缝自动跟踪系统的氩弧焊接电缆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电池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