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冲压生产线的可升降式空工位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3202.8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5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洪波林;白昱璟;高贵麟;孙书明;罗超群;高鹏;李想;李文彬;贾兆丰;杨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4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刘玉凡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冲压 生产线 升降 式空工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压生产线的可升降式空工位,包括空工位底座和位于所述空工位底座上的左侧升降空工位及右侧升降空工位,所述左侧升降空工位和所述右侧升降空工位的升降高度可分别单独控制。本专利放置于生产线工作台上无模具工位,用于代替模具进行零件传输,其双侧可升降特性可通过生产线气源控制,随生产线运转角度配合自动化传输机构,在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变换零件传输高度,起到平衡左右件下件高度,优化自动化传输曲线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冲压生产线空工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冲压生产线的可升降式空工位。
背景技术
冲压自动生产线生产时,往往出于工艺性优化和节省投资的需要,会出现生产线部分工序位置没有模具,这时为了保证零件在生产线传输,需要用到空工位。
随着汽车制造商对材料利用率的追求,一模双件的板料成型渐渐变多。一模双件即在一套模具生产后,能同时得到两个件,通常分为左右共模、套模等。以左右共模的一模双件的模具为例,生产时往往因为工艺内容不同,造成左右零件传输高度不同,进而产生零件下件高度不同,导致零件变形。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适应一模双件的用于冲压生产线的可升降式空工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冲压生产线的可升降式空工位,双侧可升降特性可通过生产线气源控制,随生产线运转角度配合自动化传输机构,在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变换零件传输高度,起到平衡左右件下件高度,优化自动化传输曲线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冲压生产线的可升降式空工位,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工位底座1和位于所述空工位底座1上的左侧升降空工位14及右侧升降空工位15,所述左侧升降空工位14和所述右侧升降空工位15的升降高度可分别单独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升降空工位14及右侧升降空工位15分别包括可升降空工位支架5。
进一步地,所述可升降空工位支架5为叉式举升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杆、滑动支撑杆及升降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撑杆下端固定在所述空工位底座1上,所述滑动支撑杆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空工位底座1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6、气源接头7和驱动支架8,所述驱动气缸 6的顶杆固定于驱动支架8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支架8为U字型框架结构,其中部固定所述驱动气缸6的顶杆,其两端通过下滑动轴9与可升降空工位支架5以及底座框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升降空工位支架5上方通过上定位轴12和上滑动轴13与双臂端拾器支架3相连,单臂端拾器支架4固定在双臂端拾器支架3上。
进一步地,所述双臂端拾器支架3上分别开有滑动槽和轴定位孔,上定位轴12穿过轴定位孔,通过固定轴承与双臂端拾器支架3相连,上滑动轴13穿过滑动槽,利用滚动轴承在滑动槽内滑动。
进一步地,双臂生产线端拾器通过双臂端拾器安装座10安装在双臂端拾器支架3上;单臂生产线端拾器通过单臂端拾器安装座11安装在单臂端拾器支架4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工位底座1四角处装有定位板及吊点2。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
1.能够在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变换零件传输高度,达到平衡左右件下件高度,优化自动化传输曲线的目的;
2.安装吊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工位底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32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木制家具加工的开料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免拆模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