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的二氯丙醇精制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3862.6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7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沈曙光;周文斌;王文标;余家峰;张翼;任科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1/32 | 分类号: | C07D301/32;C07D303/0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莫梦婷 |
地址: | 315204 浙江省宁波市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氧氯 丙烷 生产 装置 丙醇 精制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的二氯丙醇精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解析塔(21),具有供粗二氯丙醇进入的液相入口;精馏塔(22),其液相入口连通解析塔(21)的液相出口,底部具有供重组分排出的第一液相出口,侧部具有供轻组分排出的第二液相出口;第一分层罐(27),其液相入口连通精馏塔(22)的第一液相出口,具有供重组分排出的第一液相出口以及供轻组分排出的第二液相出口;以及二氯丙醇回收塔(28),其液相入口连通第一分层罐(27)的第一液相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二氯丙醇精制单元可以有效回收精馏塔塔底的重组分和轻组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用于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的二氯丙醇精制单元。
背景技术
环氧氯丙烷(别名表氯醇),化学名为1-氯–2,3-环氧丙烷,分子式为C3H5OCl,沸点115.2℃,凝固点-57.2℃,是一种易挥发、不稳定的无色液体,微溶于水,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是丙烯衍生物中的一个大品种产品,主要用于合成甘油、环氧树脂、氯醇橡胶、硝化甘油炸药等,也可用作纤维素酯、树脂和纤维素醚的溶剂;还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稳定剂、胶粘剂和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原料。在涂料、胶粘剂、增强材料、浇铸材料和电子层压制品等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此外,环氧氯丙烷还可用于合成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涂料、胶料、离子交换树脂等多种产品,以及用于生产化学稳定剂、化工染料和水处理剂等。
目前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是丙烯高温氯化法、醋酸丙烯酯法,此两种方法均以丙烯为原料,依赖石油能源的消费。随着石油能源的进一步价格上涨和资源短缺,丙烯的原料来源和价格均受市场的影响较大。由于国际上生物柴油的兴起,大量的副产甘油引发了甘油市场的过剩,而每生产10吨生物柴油约可产生1吨的副产物甘油。生物柴油副产的甘油市场供大于求,甘油法环氧氯丙烷成为新兴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近来被广泛关注。二氯丙醇,含2,3-二氯-1-丙醇和1,3-二氯-2-丙醇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3H6Cl2O,沸点174℃,无色液体微有氯仿气味,是环氧氯丙烷的生产中间产品。二氯丙醇经过与Ca(OH)2、NaOH皂化反应后,二氯丙醇会环化生成最终产品环氧氯丙烷。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346652.6(公布号为CN111499598A)的发明专利《一种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公开了一种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将甘油、催化剂以及氯化氢加入到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使反应器中生成一氯丙二醇和水,一氯丙二醇在反应器中与氯化氢继续反应生成二氯丙醇,反应器中的原料在反应一段时间后,所得产物进入到反应精馏塔的内部,原料在反应精馏塔中反应并分离,氢氯化得到的二氯丙醇,送入预反应器与碱液进行环化反应,大部分液碱从预反应器进口加入,另一部分碱液通过进预反应器进料侧线加入,预反应器中的所得产物、剩余的1,2-二氯丙醇以及碱液进入到环化塔中,充分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环化塔塔顶所得的产物送入第二精馏塔进一步分离,塔顶得到环氧氯丙烷。
但是对于上述方案中第一精馏塔塔底的物料来说,如果直接送入反应器中,一方面会导致混合不均匀,另一方面会导致物料中的重组分一起回到反应系统,增加蒸汽消耗,如果直接排出至污水处理单元,则会造成原料以及二氯丙醇的昂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回收精馏塔塔底的重组分和轻组分的用于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的二氯丙醇精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的二氯丙醇精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解析塔,底部安装有第一再沸器,顶部安装有第一冷凝器,具有供粗二氯丙醇进入的液相入口,该液相入口为二氯丙醇精制单元的物料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3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寒地区新风系统用紫外线消杀装置
- 下一篇:一种球面支撑找平等高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