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纱机新型纱筒座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3965.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8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山;卞童;褚惠南;彭长根;高锦国;孙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金驰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4 | 分类号: | D01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钟廷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纱机 新型 纱筒座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纱机新型纱筒座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连接在输送带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纱筒座和第二纱筒座;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组固定在输送带上的第一纱筒座以及另一组活动嵌入在第一纱筒座之间的第二纱筒座;第一纱筒座单元上设置U型卡座容纳第二纱筒座嵌入,相邻的第一纱筒座单元之间的限位槽在输送过程中夹持住第二纱筒座,保证了输送过程中第二纱筒座的稳定;此外,通过在两个第一纱筒座单元之间设置可活动的第二纱筒座,便于后续两者的分离,实现纱筒在跟随纱筒座一起转移输送,无需人工取放转移,节省了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纱机纱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纱机新型纱筒座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细纱机是一种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细纱机是纺纱生产中耗能最多的机器。细纱机生产过程中纺满一个卷装管纱便要停止生产,待落下管纱换上空管后方能继续纺纱。因此卷装的大小影响劳动生产率、设备生产率,还影响能耗。锭速、卷装、断头率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是细纱机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需要从社会、技术和经济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较为恰当的数值。
一般的细纱机上设置有若干固定的纱筒座,且相邻的纱筒座之间作为纱线缠绕在纱筒上的间隙;一般的纱筒座直接采用固定在输送带上的柱体结构,纱筒直接嵌套在柱体上,纱筒的取放需要人工从柱体上拿放,十分不方便,且柱体无法调节,在串联式的细纱机上,纱筒座无法完成在细纱机之间的转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纱机用新型纱筒座组合结构,能够解决一般的细纱机上采用固定式的纱筒座,无法实现串联式的细纱机之间的转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细纱机新型纱筒座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连接在输送带上,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第一纱筒座和第二纱筒座;
所述第一纱筒座具有若干个第一纱筒座单元,且第一纱筒座单元依次等间距设置在输送带上;所述第一纱筒座单元包括连接杆、U型卡座和第一纱筒柱;所述连接杆设置在U型卡座的底端上,所述U型卡座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互相平行设置,所述侧板沿着竖直方向分别连接在顶板和侧板的端部形成U型结构;所述顶板的两侧边上开设有凹弧状缺口,且相邻的U型卡座的顶板上凹弧状缺口之间形成容纳第二纱筒座的限位槽;所述第一纱筒柱垂直设置在顶板上;
所述第二纱筒座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纱筒座单元之间;所述第二纱筒座包括底座、限位盘和第二纱筒柱;所述底座、限位盘和第二纱筒柱同轴设置;所述底座沿着第一纱筒座单元的U型卡座的开口方向嵌入在相邻的第一纱筒座单元的U型卡座内;所述限位盘嵌入在相邻的两个U型卡座的顶板上凹弧状缺口之间,通过顶板的凹弧状缺口实现第二纱筒座的限位盘的限位;所述第二纱筒柱与第一纱筒柱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筒座单元的连接杆上开有与输送带配合夹槽,且连接杆上开有与夹槽导通的螺栓孔,所述连接杆上的夹槽嵌入到输送带内并通过螺栓与连接杆上的螺栓孔配合实现连接杆与输送带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纱筒座单元的顶板两侧边向外侧延伸形成具有水平高度差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且第一翼板在水平高度上位于第二翼板的下方;第一纱筒座单元的第一翼板嵌入相邻的第一纱筒座单元的第二翼板下方实现依次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U型卡座的顶板下表面设置有压板,所述第二纱筒座的底座位于压板的底端面和U型卡座的底板上表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组固定在输送带上的第一纱筒座以及另一组活动嵌入在第一纱筒座之间的第二纱筒座;第一纱筒座单元上设置U型卡座容纳第二纱筒座嵌入,相邻的第一纱筒座单元之间的限位槽在输送过程中夹持住第二纱筒座,保证了输送过程中第二纱筒座的稳定;此外,通过在两个第一纱筒座单元之间设置可活动的第二纱筒座,便于后续两者的分离,实现纱筒在跟随纱筒座一起转移输送,无需人工取放转移,节省了人力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金驰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金驰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3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纱机纱筒座并联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速旋转上水接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