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冷植焊机的新型焊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4961.6 | 申请日: | 202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4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毅;陈天赋;杨杰;武建祥;倪权斌;朱旭峰;姚会婷;刘延嗣;钟晶晶;夏少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28 | 分类号: | B23K9/28;B23K9/32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邱雨家 |
地址: | 4417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冷植焊机 新型 焊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焊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冷植焊机的新型焊枪,一种用于冷植焊机的新型焊枪,包括机柄、机仓和机头,机仓内设置有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瓣爪、套设在瓣爪外分别连接在按压柱与套柱上的弹簧,瓣爪与按压柱内设置有供碳化钨棒插接的通孔,爪头嵌入凹槽时将碳化钨棒夹紧,机仓靠近机头端螺纹连接有减光罩,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送料机构的设置能够明显减少操作者更换碳棒的频率,同时机头处的减光罩也能够避免植焊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和焊滴液对操作者的伤害,该新型焊枪具有高效、安全、操作简单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植焊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冷植焊机的新型焊枪。
背景技术
转向节的锻造一般采用热锻的方式,锻造模具在工作时会承受高温磨损、热疲劳、氧化等多重物理和化学作用,极易发生热疲劳失效及开裂的问题,因此,通过使用冷植焊机在模具表面被覆多层仿生强化薄膜,可迅速在物体表面形成厚的被覆层,实现对锻造模具进行保护的功能,同时,经长时间使用且严重磨损的模具、工具及其机械设备,也可用此设备迅速快捷的将硬金属如碳化钨被覆在模具及机械设备的磨损部位,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授权公告号为CN2461695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设有振动装置的放电被覆机,被覆机枪内设有的被覆装置能够使被覆操作均匀、快捷且方便,但该设备在枪头的碳化钨棒用完后并不能直接进行送料,需要断电后进行手动更换碳化钨棒,降低了操作过程中的植焊效率,同时,该装置并不能够避免被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火花与熔融颗粒对操作者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冷植焊机的新型焊枪,具有控制被覆厚度并且防尘、防晒、高效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冷植焊机的新型焊枪,包括机柄、垂直连接在所述机柄上的机仓、设置在机仓下端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仓内设置有送料腔,所述送料腔内设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送料腔内的套柱、滑动连接在所述套柱内的瓣爪、连接在所述瓣爪上方的按压柱、固定在所述按压柱上方的连接柱、套设在所述瓣爪外分别连接在按压柱与套柱上的弹簧,所述弹簧通过弹力驱动所述瓣爪向套柱端移动,所述瓣爪与所述按压柱内设置有供一碳化钨棒插接的通孔,所述瓣爪包括爪头和爪身,所述爪身上端与所述按压柱连接,所述套柱下端设有供爪头嵌入的凹槽,所述爪头嵌入所述凹槽时将所述碳化钨棒夹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植焊过程中,能够解决操作过程中机头处的碳化钨棒变短而频繁更换碳化钨棒的问题,操作者能够通过按压送料机构,送料机构下方的瓣爪将碳化钨棒向下松开,由于碳化钨棒自身的重力作用向下移动,松开送料机构时,瓣爪通过弹簧驱动按压柱带动瓣爪向回移动,由于瓣爪爪头嵌入到套柱的凹槽内并将碳化钨棒夹紧,完成了送料步骤,焊接过程中也不会因为焊枪的振动使碳化钨棒回缩,焊枪内的送料机构明显提高了植焊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仓靠近机头连接有减光罩,所述减光罩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机仓下方的连接筒、固定连接在连接筒下方的透明减光玻璃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透明减光玻璃罩能够避免或减少植焊过程中产生的电火花对操作者眼睛的伤害,同时,也能够避免植焊过程中产生的焊滴液的飞溅对操作者的伤害,并且该减光罩为可拆卸部件,便于直接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柄远离机仓一端设置有插接高压气管的气筒和供导线穿过的导线管,所述导线通过所述导线管与按压柱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植焊过程中,焊机上的正焊机线与通过导线管与按压柱连接,通过按压机构的导电作用使碳化钨棒带正电,从而实现植焊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柄与所述机仓内侧设有供高压气管通过的气道,所述气道一端穿过所述送料仓底部与所述机头相通,所述气道另一端与位于机柄内侧的所述气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4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