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浪型劈核钩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68734.0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1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刘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李猛 |
地址: | 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解放***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浪 型劈核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浪型劈核钩,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手柄、连接杆和劈核尖端,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劈核尖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劈核尖端包括一体式依次相连构成波浪型的第一凹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以及第二凸起部与第三凹陷部的衔接处均为弧形曲面,所述第三凹陷部的凹陷弧度与晶状体后囊膜弧度一致;在第三凹陷部一侧设有锐性凸起,另一侧设有钝性凸起;所述连接杆与劈核尖端的第一凹陷部相连;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损伤晶状体后囊膜的风险,安全性好,容易掌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眼科白内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波浪型劈核钩。
背景技术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极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至今为止尚没有能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唯一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而当今治疗白内障手术最常用的手术术式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此种手术时,需要使用劈核钩帮助超声乳化仪劈开和劈碎晶状体核,然后由超声乳化仪超声乳化吸出碎的晶体核。现今使用的劈核钩尖端都是向下弯曲45°~90°,与晶状体后囊垂直或成角向下,手术中劈核钩使用时尖端向下劈裂晶状体核。然而,劈核钩尖端向下劈核存在损伤晶状体后囊膜的风险,特别是初学手术的医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浪型劈核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损伤晶状体后囊膜的风险,安全性好,容易掌握。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波浪型劈核钩,包括手柄、连接杆和劈核尖端,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劈核尖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劈核尖端包括一体式依次相连构成波浪型的第一凹陷部、第二凸起部和第三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以及第二凸起部与第三凹陷部的衔接处均为弧形曲面,所述第三凹陷部的凹陷弧度与晶状体后囊膜弧度一致;在第三凹陷部一侧设有锐性凸起,另一侧设有钝性凸起;所述连接杆与劈核尖端的第一凹陷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凹陷角度为150°,第二凸起部的弯曲角度为150°,第三凹陷部的凹陷角度为140°。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柱状结构,其与手柄连接处直径为 1mm,与劈核尖端连接处直径为0.5mm,连接杆整体长度为1.8cm。
进一步的,所述劈核尖端直径由第一凹陷部至第三凹陷部递减。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长度为8.5cm。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上套接有间隔设置的若干防滑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三凹陷部的凹陷弧度与晶状体后囊膜弧度一致,避免了损伤晶状体后囊膜的风险,安全性好,容易掌握,特别适用于初期学习超声乳化手术的眼科医生使用,保障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劈核钩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侧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正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手柄,2、连接杆,3、劈核尖端,3.1、第一凹陷部,3.2、第二凸起部,3.3、第三凹陷部,4、锐性凸起,5、钝性凸起,6、防滑环,7、晶状体,8、后囊膜,9、超声乳化刀头, 10a、现有劈核钩,10b、波浪型劈核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68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蓄水功能的排水板
- 下一篇:开料锯自动上料推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