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风栅导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3787.1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39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伟;岳小飞;王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4 | 分类号: | C03B27/04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卫煜睿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辊道式 玻璃钢 机组 导流 组件 | ||
一种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风栅导流组件,该风栅导流组件设置在玻璃钢化机组加热炉和冷却风栅之间,包括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的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均具有一朝向冷却风栅的弯曲凹形面,该弯曲凹形面用于将高压气流导引至冷却风栅内,所述的上导流板设有多片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导流装置上,所述的下导流板固定设置在冷却风栅上。本方案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计算机模拟及实验验证,对导流组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式进行优化,可实现引导高压气流运动方向、极大降低高压气流向加热炉炉膛内灌风的作用。减少冷却风栅内高压气流倒灌入加热炉炉膛对于降低加热炉炉膛内能量散失、提高加热炉炉膛内温度均衡、提高加热炉炉膛内温度控制精度至关重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风栅导流组件。
背景技术
当前,水平辊道式钢化机组在加工钢化玻璃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加热炉先将玻璃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输送至冷却风栅段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在玻璃由加热炉输送至风栅段时,加热炉门处于开启状态,风栅段处于吹风状态,此时会有一部分冷却风沿着玻璃表面吹进加热炉,增加了加热炉的热量损失,并影响加热炉内加热平衡。为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现技术是在加热炉和风栅段之间增加一处导流装置,以有效减少冷却风吹入加热炉。
现有技术中的导流装置中导流板结构不尽合理,导流效果差,玻璃冷却时向加热炉灌风现象严重。随着玻璃钢化设备更新换代,以及人们对钢化玻璃品质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该导流装置中导流板结构以解决玻璃冷却时向加热炉灌风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风栅导流组件,能够有效减少玻璃在出炉钢化时冷却风栅吹出的急冷气流进入加热炉内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辊道式玻璃钢化机组风栅导流组件,该风栅导流组件设置在玻璃钢化机组加热炉和冷却风栅之间,
包括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的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均具有一朝向冷却风栅的弯曲凹形面,该弯曲凹形面用于将高压气流导引至冷却风栅内,所述的上导流板设有多片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导流装置上,所述的下导流板固定设置在冷却风栅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上导流板为弧形板状结构或者折角板状结构。
进一步优化,多片所述的上导流板通过中间块和连接块固定在导流装置上,沿加热炉至冷却风栅的方向,多片上导流板的下沿逐渐升高。
进一步优化,任意相邻的两片上导流板下沿之间的垂直间隙为5-10mm。
进一步优化,任意相邻的两片上导流板安装间隙为40-50mm。
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下导流板为折角板状结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下导流板的折角角度为140-15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计算机模拟及实验验证,对导流组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式进行优化,可实现引导高压气流运动方向、极大降低高压气流向加热炉炉膛内灌风的作用。减少冷却风栅内高压气流倒灌入加热炉炉膛对于降低加热炉炉膛内能量散失、提高加热炉炉膛内温度均衡、提高加热炉炉膛内温度控制精度至关重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玻璃钢化机组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第一实施例放大图;
图3为图1中I部分第二实施例放大图;
图4为图1中II部分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3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纤维纸生产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装式华电外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