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堤外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4368.X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69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孔不凡;王剑波;曹雾;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2 | 分类号: | E04H12/22;E02D27/42;E02D31/02;E02D31/06;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堤 输电 线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堤外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结构,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包括腔室,所述腔室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塔脚,所述腔室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腔室的内壁一侧临近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挡雨板可将雨水进行遮挡,防止雨水渗入进腔室的内部,造成塔脚生锈腐蚀,提高了按安全性,设置的防水砼层和防水膜层,可有效的阻隔地下水的渗入,防水砼进一步提高该结构的抗渗性,设置有弹簧和固定杆,避免在基础发生沉降时腔室内部发生变形,弹簧能够很好进行缓冲震动力,保护塔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领域,具体是一种河堤外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结构。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但由于直流输电的电压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难于继续提高,以致输电能力和效益受到限制。19世纪末,直流输电逐步为交流输电所代替。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社会的新时代。电线路塔基顾名思义即电线塔的基础,用来稳定电线塔进行支撑,通常根据位置电线塔有时会设在河堤处,这时在基础的防水作用就尤为重要。
但是现有的一些电线塔的基础不做防水处理或者简单做一下防水,这样的就导致河堤的水会渗入进塔基中,长时间下去会造成腐蚀生锈,导致电线塔有倒落的风险,同时当塔基的底部结构发生沉降时会造成变形,降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堤外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河堤外输电线路塔基的抗渗结构,包括腔室,所述腔室的内壁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塔脚,所述腔室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腔室的内壁一侧临近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塔脚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腔室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层,所述塔脚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一侧与塔脚的交汇处设置有防水胶条,所述挡雨板的一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设置有防水垫,所述腔室的外侧设置有防水砼层,所述防水砼层的外侧设置有防水膜层,所述防水膜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深入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雨板的一侧与塔脚的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与塔脚的表面和挡雨板的一侧均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塔脚处于腔室内部的一端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由第二连接板、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一连接板组成的抗变形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交叉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与弹簧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混凝土层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深入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由混凝土浇灌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宏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4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熨烫角度的熨烫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施工的钢结构安全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