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7920.0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55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8;D04B1/16;D04B1/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赵超群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降解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所述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包括布面、布底和连接于布面和布底之间的可生物降解连接丝,所述布面和布底均穿弹性降解共编纱,所述布面、可生物降解连接丝和布底由若干花型循环一体成型,所述花型循环包括6个横路,每个横路采用2个针盘针脚和2个针筒针脚进行编织。在布面和布底之间连接可生物降解连接丝进行过渡,且布面和布底均采用弹性降解共编纱,形成具有3D结构的面料,更蓬松、Q弹;面料采用弹性降解共编纱和可生物降解连接丝编织,达到可降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服装面料大多由面纱和底纱组成,面纱和底纱由若干花型循环编织而成,但其手感板结、缺乏蓬松感,且面料不易降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所述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包括布面、布底和连接于布面和布底之间的可生物降解连接丝,所述布面和布底均穿弹性降解共编纱,所述布面、可生物降解连接丝和布底由若干花型循环一体成型,所述花型循环包括6个横路,每个横路采用2个针盘针脚和2个针筒针脚进行编织。
优选的,所述花型循环由如下三角编织表编织而成:
其中,针盘中的“ˇ”、“∪”、“-”分别为针盘编织的成圈单元、集圈单元、不编织单元,针筒中的“Λ”、“∩”、“-”分别为针筒编织的成圈单元、集圈单元、不编织单元。
优选的,所述弹性降解共编纱由精棉赛络紧密纺和氨纶并排喂入编织,所述可生物降解连接丝为涤纶生物分解丝。
优选的,所述精棉赛络紧密纺的规格为40S/1。
优选的,所述涤纶生物分解丝的规格为75D/72F。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在布面和布底之间连接可生物降解连接丝进行过渡,且布面和布底均采用弹性降解共编纱,形成具有3D结构的面料,更蓬松、Q弹;面料采用弹性降解共编纱和可生物降解连接丝编织,达到可降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布面;2、布底;3、可生物降解连接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所述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包括布面1、布底2和连接于布面1和布底2之间的可生物降解连接丝3,所述布面1和布底2均穿弹性降解共编纱,所述布面1、可生物降解连接丝3和布底2 由若干花型循环一体成型,所述花型循环包括6个横路,每个横路采用2个针盘针脚和2个针筒针脚进行编织。
该具有3D结构的可降解面料,在布面1和布底2之间连接可生物降解连接丝 3进行过渡,且布面1和布底2均采用弹性降解共编纱,形成具有3D结构的面料,更蓬松、Q弹;面料采用弹性降解共编纱和可生物降解连接丝3编织,达到可降解效果。
具体地,所述花型循环由如下三角编织表编织而成:
其中,针盘中的“ˇ”、“∪”、“-”分别为针盘编织的成圈单元、集圈单元、不编织单元,针筒中的“Λ”、“∩”、“-”分别为针筒编织的成圈单元、集圈单元、不编织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7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酸酯储罐物料氮气封存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涂料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