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RI模拟负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8286.2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何飞;钟宗雨;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光建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ri 模拟 负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MRI模拟负重装置,包括底座、滑动板、固定板、螺纹杆,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并排的两个滑槽,所述滑动板安装在滑槽中,所述滑动板下端中部开设有缺口,缺口两边形成两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安装在滑槽中,所述滑块两侧设置有限位条,所述滑槽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安装于限位槽中且限位条可在限位槽中滑动,所述滑动板前面固定设置有两个L型的固定片,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病人平躺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对病人的肩关节以及其他关节施加压力以及拉力,从而模拟关节负重情况下的医疗影像,本装置可以对病人关节施加压力和拉力两个方向的力,从而可以获得关节在不同负重力下的医疗影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MRI模拟负重装置。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RI,英文全称: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影像设备,即利用人体组织中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接受射频脉冲激励后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并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出人体某一层面图像的成像技术。现有的常规磁共振成像系统在为病人进行检查时要求病人必须以平躺的姿态进入圆筒形的磁体内。在这种姿态下,人体各关节自然放松,膝、踝、肩关节这类对负重位检查存在需求的部位呈稍外旋的姿势,并且均没有应力,因此需要对人平躺状态下给肩关节等关节实施应力,模拟站立时负重的状态,从而得到准确的医疗影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MRI模拟负重装置,该装置可以在给平躺的病人做核磁共振时,模拟关节负重的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关节医疗影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MRI模拟负重装置,包括底座、滑动板、固定板、螺纹杆,所述底座表面开设有并排的两个滑槽,所述滑动板安装在滑槽中,所述滑动板下端中部开设有缺口,缺口两边形成两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安装在滑槽中,所述滑块两侧设置有限位条,所述滑槽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条安装于限位槽中且限位条可在限位槽中滑动,所述滑动板前面固定设置有两个L型的固定片,两固定片的开口方向朝向外侧,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穿过螺纹孔安装在滑动板背面,所述滑动板上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螺纹杆固定安装在轴承中,所述螺纹杆尾端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底座表面还固定设置有两块肩部支撑块,病人躺下时,挡在病人肩部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病人平躺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对病人的肩关节以及其他关节施加压力以及拉力,从而模拟关节负重情况下的医疗影像,本装置可以对病人关节施加压力和拉力两个方向的力,从而可以获得关节在不同负重力下的医疗影像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
1-底座,2-滑槽,3-固定板,4-螺纹杆,5-转盘,6-轴承,7-滑动板,8-固定片,9-肩部支撑块,10-滑块,11-限位条,1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8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式三级生石灰消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路皮带机共用头部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