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示灯模组及电子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8763.5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4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庄秉聪;吴发炼;朱文山;韩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5/01;F21V8/00;F21V31/00;F21V17/1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蔡稷元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示灯 模组 电子产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示灯模组及电子产品。一种指示灯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灯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的至少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连通于相对应的所述灯孔;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灯孔内的导光件;覆盖于所述容置槽开口处的发光模组;其中,所述发光模组出射的光线经过导光件的折射到达所述灯孔处。一种电子产品,包括所述的一种指示灯模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简化了指示灯模组的装配工序,且解决了指示灯模组漏光和窜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指示灯模组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电子产品的指示灯模组大多是将灯珠设计在PCB板上,直接向外界发光,但是多个灯珠的设计存在繁琐的组装工序,且多个灯珠存在相互窜光、漏光到外界环境的问题,影响指示灯模组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指示灯模组及电子产品。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传统指示灯模组产生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如下:
一种指示灯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灯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的至少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连通于相对应的所述灯孔;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和所述灯孔内的导光件;覆盖于所述容置槽开口处的发光模组;其中,所述发光模组出射的光线经过导光件的折射到达所述灯孔处。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进一步包括阻光硅胶,所述阻光硅胶包括间隔设置的所述容置槽,相邻所述容置槽之间设置有隔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导光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导光部;连接于相邻所述导光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配合的缺口。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导光部包括:第一折射板,所述第一折射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折射板容置于所述容置槽;连接于所述第一折射板的第二折射板,所述第二折射板容置于所述容置槽;连接于所述第二折射板的导光柱,所述导光柱容置于所述灯孔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覆盖于所述容置槽的开口;LED发光模块,所述LED发光模块间隔连接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导光件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壳体内侧设置有与所述阻光硅胶配合的支撑部。
一种电子产品,包括所述的一种指示灯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将导光件容置于阻光硅胶中,且发光模组采用倒扣的形式与阻光硅胶配合,发光模组的底板与阻光硅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使得LED发光模块出射的光线不会泄露到外界环境中,且在相邻的LED发光模组之间用隔板进行阻隔,避免了相邻的LED发光模组发生窜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简化了指示灯模组的装配工序,解决了指示灯模组漏光和窜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指示灯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指示灯模组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阻光硅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 11.灯孔 12.支撑部 2.阻光硅胶 21.容置槽
22.隔板 221.缺口 3.导光件 31.导光部 311.第一折射板
312.第二折射板 313.导光柱 32.连接部 4.发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攸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87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准比例式全自动施肥机
- 下一篇:动物约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