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絮凝和化学絮凝处理压裂返排液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79910.0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69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魏利;李春颖;魏东;张昕昕;赵云发;欧阳嘉;潘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桶油环保科技(宜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2142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絮凝 化学 处理 压裂返排液 装置 | ||
一种基于电絮凝和化学絮凝处理压裂返排液的装置,它涉及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压裂返排液的处理装置不能用于大规模处理,常规沉降分离的速度慢和单一使用化学絮凝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处理成本高的问题。装置包括格栅、板框压滤机、絮凝池、磁粉罐、絮凝剂粉体罐、磁分离池、进水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出液管、出泥管、磁盘、刮板、挡板、臭氧接触池、第四管道、电絮凝装置、第五管道和刮板转盘。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处理压裂返排液,可用于压裂返排液的大规模处理,将电絮凝和化学絮凝连用,降低了化学絮凝剂粉体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处理压裂返排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油田稳产和对外围油田薄差储层的高效开发,压裂作业成为油气井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各油田所普遍采用。压裂作业就是利用外界力的作用,一般是利用外界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油层水力压裂。油田试验总结出水平井穿层压裂开发和缝网压裂、体积压裂的开发模式,可大大提高难采储量的动用率。其中压裂过程中所用到的工作液就称为压裂液。压裂作业过程中排出的残余压裂液,含有胍胶、甲醛、石油类及其他各种添加剂,具有点多面广、污染物浓度高、污染源分散、排放量大(一般每口井压裂后排液至少产生粘稠废液300m3左右)等特点,如果不经过处理而直接返排至地面或外排,将会对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农作物及地表水系统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压裂废液达标治理难度很大,成为油气田工业污水环保达标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观念的日益增强,对油田压裂返排液的处理也提出来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压裂液具有高COD值、高稳定性、高粘度、高悬浮物含量等特点,单一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很难将其去除。对于油井压裂废液的处理,国外相关文献甚少,我国科研人员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包括物理方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土地处理系统法5种主要的处理技术体系。整体上来说,我国对残余压裂液无害化处理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真正能够用于现场大规模处理的未见报道,且目前絮体发生沉降,无法实现固相与体系的快速分离,因此,常规沉降的速度慢。
此外,单一使用化学絮凝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处理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压裂返排液的处理装置不能用于大规模处理,常规沉降分离的速度慢和单一使用化学絮凝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处理成本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电絮凝和化学絮凝处理压裂返排液的装置。
一种基于电絮凝和化学絮凝处理压裂返排液的装置,包括格栅、板框压滤机、絮凝池、磁粉罐、絮凝剂粉体罐、磁分离池、进水管、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出液管、出泥管、磁盘、刮板、挡板、臭氧接触池、第四管道、电絮凝装置、第五管道和刮板转盘;
所述的进水管与格栅连通,格栅底部的出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板框压滤机的进液口连通,格栅下端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臭氧接触池下端的进液口连通,臭氧接触池上端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道与电絮凝装置上端的进液口连通,电絮凝装置下端的出液口通过第五管道与絮凝池下端的进液口连通,絮凝池下端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磁分离池连通;
所述的板框压滤机的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电絮凝装置底部的进液口连通,板框压滤机的出泥口与出泥管连通;
所述的絮凝池的外部设有磁粉罐和絮凝剂粉体罐;磁粉罐和絮凝剂粉体罐的底部分别通过管道与絮凝池连通;
所述的磁盘竖向设置,磁盘的下部设置在磁分离池内部,刮板环形阵列在刮板转盘的外圆周面上,刮板垂直于磁盘且与平行于磁盘的挡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桶油环保科技(宜兴)有限公司,未经三桶油环保科技(宜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799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快速干燥除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阻测量仪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