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声音引起耳膜振动的实验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680185.9 | 申请日: | 202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9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豪;朱赛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德豪 |
主分类号: | G09B23/14 | 分类号: | G09B23/14;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陈向群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声音 引起 耳膜 振动 实验 演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扭秤的放大作用,巧妙地将声音引起传声筒鼓膜的微小振动放大成光斑的显著振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声音传入人耳时,引起耳膜振动这一生理机制。本实验演示装置包括扭秤装置及传声筒;声音引起传声筒鼓膜的微小振动,这微小振动传递给扭秤上的小球,引起扭秤扭丝及固定其上的平面镜来回转动,从而使入射到小平面镜上的激光束反射到远处屏幕上的光斑显著振动;本实用新型演示装置能将肉眼不易观察到的传声筒鼓膜振动,通过扭秤的放大作用,转化为屏幕上光斑的显著振动;本装置结构简单,可演示也可学生动手操作,能起到一看实验便能理解和领会实验原理的良好教学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扭秤的放大作用演示声音引起耳膜振动的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耳膜,引起耳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声音传到耳朵里引起耳膜振动是耳朵听见声音的关键。如果能模拟一种耳的结构又能观察到声音引起耳膜振动现象的演示实验装置,使学生观察到耳膜的振动过程,对学生理解“声音传到耳朵里引起耳膜振动”这一知识点将起到“一看实验便分明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扭秤观察耳朵听声过程的实验演示装置,利用简易自制传声筒(为一端开口、另一端使用弹性薄膜密封的筒状)模拟耳道和耳膜的结构,结合扭秤的放大作用,能直观清楚观察到声音引起密封薄膜(鼓膜)的振动现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声音引起鼓膜振动的实验演示装置,包括扭秤装置、传声筒、激光及屏幕;所述扭秤装置是在一根轻细十字形刚性构架,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所述水平杆两端连结两个相同质量的轻小球,其竖直杆上端用一扭丝悬挂起来,竖直杆正面固定一小平面镜,竖直杆下端用细线悬挂一重物维持十字形刚性构架的稳定;所述传声筒为一端开口、另一端使用弹性薄膜密封的筒状;所述传声筒水平放置,弹性薄膜表面与十字形刚性构架的水平杆平行放置,弹性薄膜正中央位置对应其中一个轻小球,并与其相粘连;所述激光可照射在小平面镜上并反射到远处的屏幕。
进一步的,所述传声筒为圆柱状,开口一端设有喇叭状的声音收集口,另一端使用弹性薄膜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扭秤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扭丝上端穿过细管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扭丝下端悬挂十字形刚性构架。
进一步的,所述扭丝为细线或细金属丝。
进一步的,所述轻小球为硬质球。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通过激光笔发出。
进一步的,所述屏幕为激光投射屏,用于接收小平面镜反射的激光,所述激光投射屏,为教室背景墙或投影屏。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演示装置能将较难观察到的传声筒鼓膜振动,通过扭秤的放大作用,转化为屏幕上光斑的显著振动;还能演示鼓膜振动与发声强弱、声音远近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声筒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扭秤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德豪,未经朱德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01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循环方式大温差换热机组
- 下一篇:一种仓内货物搬运用分拣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