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秸秆焚烧还田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2681181.2 申请日: 2020-11-11
公开(公告)号: CN213810639U 公开(公告)日: 2021-07-27
发明(设计)人: 王肇钧;王骞;陈笑冰;张刚;王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F23G5/40 分类号: F23G5/40;F23G5/14;F23G5/44;F23J1/00;F23J11/00;F23J15/00;F23J15/02;F23M5/08;F26B21/14;A01B49/06;E03B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0000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功能 秸秆 焚烧 还田 装置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秸秆焚烧还田装置,包括烟气排出管、水汽蒸出孔、焚烧膛、铰链、鼓风区、灰烬收集斗、焚烧装置上盖、第一易拉手柄、进料口、凹槽、凸槽、装置间隙、把手、犁式滚轮、压实滚轮、灰烬排出口、支撑杆、支撑网、连接杆、焚烧装置本体、装置底座、风扇、滑动门、第二易拉手柄、第三易拉手柄和炉架;该焚烧装装置的侧壁具有一种特殊的可展开式设计,从装置本体焚烧膛四周与鼓风区四周连接的液压缓冲铰链处展开后,装置壁的上部3/5可与水平面成45°,承接面积较展开前增大2.6倍,使其在原有焚烧秸秆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雨天承接降水的功能,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提高了传统焚烧装置的非焚烧期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和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秸秆焚烧还田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农作物秸秆种类很多,诸如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油料作物、棉花和甘蔗等,我国的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秆2.2亿吨,豆类和秋杂粮作物秸秆1.0亿吨,花生和薯类、甜菜叶等1.0亿吨,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其热值约为标准煤的50%,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草木灰是秸秆燃烧后残余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因草木灰为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所以凡是植物所含的矿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钾元素,一般含钾6~12%,其中90%以上是水溶性,以碳酸盐形式存在;其次是磷,一般含1.5~3%,还含有钙、镁、硅、硫和铁、锰、铜、锌、硼、钼等微量营养元素,不同植物的灰分不同,其养分含量也不同,以向日葵秸秆的含钾量为最高,在等钾量施用草木灰时,肥效好于化学钾肥,所以,它是一种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养分齐全、肥效明显的无机农家肥;秸秆焚烧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的一种行为,也是在我国历史上曾广泛采用的秸秆利用方式,农民利用焚烧秸秆产生的热能取暖、做饭,同时,将产生的残余灰烬(草木灰)还田,起到施肥的效用,也能有效避免秸秆占用大面积土地、影响来年耕作的问题,但由于农民主要采用的是露天焚烧的方式,而且近年来秸秆产量大幅增加,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凸显,焚烧产生的灰烬易随风扬起,进入大气后,也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焚烧时产生的大面积明火可能引发火灾和其它事故,因此,我国环保部门和各级政府已严令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秸秆禁烧有效避免了露天焚烧秸秆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但也引发了对新的秸秆处理技术的迫切需求,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替代性的秸秆处理措施;目前,已有的替代性秸秆处理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如下;粉碎还田;主要是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对秸秆进行机械粉碎直接还田,用作土壤肥料;但存在因未经高温处理,来年病虫害加剧,土壤孔隙增大,影响作物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等问题;过腹还田;秸秆作为饲料,喂养家畜,经其消化吸收后,粪便作为肥料还田;此法可节约饲料量和牧草,提高土壤肥力,但难以大面积推广,处理效率低下,易造成秸秆堆积,占用农耕土地;堆沤还田;秸秆制作堆沤肥、沼气肥或用微生物腐熟发酵剂生产秸秆腐熟肥;此法生产的肥料有机质含量高,但集中堆沤劳动量较大,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制作建材、加工制成生物油等;此类方法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技术尚不成熟,实践项目也因存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常常遭遇烂尾;由上述可知,目前已有的替代性措施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历史上采用的秸秆焚烧还田的方式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秸秆回收利用方式,此前,也有报道相关的秸秆焚烧装置,但存在除尘耗电、非焚烧期利用率低的问题,因此,实用新型一种低能耗除尘的无烟秸秆焚烧装置,在焚烧的过程中杀死病菌、虫卵,并实现将焚烧产生的灰烬(草木灰)深耕还田,又能在非焚烧期发挥其它功能,提高装置利用率,是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秸秆焚烧还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681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